2)第六百三十三章塔山下_明末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收纳包衣奴才的存在。

  仅仅两天,辽阳城所有的包衣奴才全都清点完毕,共有海西女真人四千三百人,蒙古人四千一百余人,汉人八百零一十三人,而且大多都是读书人,这些人能被满洲贵族看中,实在是因为他们能识文断字,能替主子写公文。

  据史料记载,满洲入关时,能够当上包衣奴才的汉人百姓就这么多人,也就是说在建州女真人的眼里,汉民连当包衣的资格都没有。

  军情紧急,杜度和图尔格将这近九千包衣分别充入正红旗和镶红旗后,即领兵前往抚顺,辽阳军马不足,多尔衮也怕新编的两红旗不堪大用,又从多铎军中抽调了六个牛录,编入两红旗,试图用老兵带动新兵的方法,尽快提高两红旗的战斗力。

  面对靖北军的两面夹击,多尔衮和洪承畴的部署已经做到了近乎极致,但依旧没有改变已方被动的局面,至永历元年九月二日,靖北军前锋终于抵达塔山。

  塔山是关内外交通的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宣德三年为了防范北部少数民族不断骚扰,加强辽东防御,始建塔山城,城周三里一百八十四步,高二丈五尺,设三座城门,南门为海宁门,西门为安平门,东为义仓门,天启帝朱由校即位后,为稳固辽西防线,时为蓟辽都司的孙承宗,又在原城的基础重新加固了塔山城墙,将城墙加高了五尺。

  塔山不过是个三里见方的小堡子,靖北军兵临城下后,蓟辽督师孙之懈即以山西军围南门,九江兵守西门,自己则亲自总督刘泽清和黄得功部囤东门,并射书城内,着城内守军立即开城,若有抗拒天兵者,尽诛之。

  数万大军围城,令城内的塔山守军人心惶惶,城内的大小将吏更是围绕着战和降起了争执。

  原关宁军游击金英、姚秉忠都认为朝廷势大,满洲人在连续战败于燕王大军后,颓势尽显,再跟着满洲人一条道,走到黑的话,一旦塔山城破,城内将士性命不得不保也。

  塔山守将,刚刚晋升为汉军正蓝旗都统的夏承德和儿子夏舒却对投降充满恐惧,因为正是他们开了松山城门,放满洲兵入城,才导致洪承畴降清的,虽然洪承畴这老不羞同样投了满洲,可夏承德却依然害怕,毕竟出卖主将这种事,在这个时代,是为人所不齿的。

  金英和姚秉忠二人乃是天启四年,在觉华岛战殁的关宁游击金冠和姚与贤的子嗣,二人和满洲实是有血海深仇,且在关宁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故夏承德父子虽然是塔山主将,却不敢刀兵相见,一时竟争持不下。

  主降与主战官员争执不下时,实际指挥塔山守军的副李保国审时度势,知道城中单薄兵力根本挡不住大兵压境的明军,于是出于自家性命考计站到了主降派那边。

  得了李保国的支持,主降派官员的力量便压倒了主战派,三人即率本部兵马在城中反正,城内的正蓝旗汉军又都是关宁军改编,这帮人本就是墙头草的性子,本就对城外的官军充满恐惧,于是纷纷表示遵从李保国等人的将令,割了头上的辫子,诛杀了夏承德父子,开城迎接大明天兵。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