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章家有郎红,吃穿不愁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窑红,被陶瓷业内认为是烧造技艺的「试金石」。

  技术好不好,烧制一炉郎窑红,就看的清清楚楚。

  这样会不会烧,烧的好不好,就一目了然。

  要烧制郎窑红,从泥料到配料,都需要严格把关。

  这种独特的配方,造就的独特艺术品,必然有着严格的工艺。

  如果不懂,那只是从几百种釉料中,找到了合适的泥料和釉料的秘方,就比登天还难!

  比如说,依据古法,釉料一定要陈腐数月、甚至一年,这样烧出的釉面会更温润。

  现在几乎没有窑口可以做到这点,因为时间太宝贵了,等不起釉料陈腐的时间。

  但陈文哲懂瓷器,也提前有准备。

  要不然,他还真没有兴趣,专门开设一家泥厂。

  因不止是釉料需要陈腐,瓷泥有时候也需要陈腐。

  这样秉承古法,釉料陈腐近一年,出品虽慢但是精。

  其实,郎窑红的烧制,最难的还在于发色。

  市场上的郎窑红一般烧至1300°c,而陈文哲却很清楚,要想烧制好的郎窑红,温度最好烧至1350°c。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成品的油润度和光泽感,达到最好。

  要知道高温陶瓷,1300°c以上每上升5°c,工艺难度都是一次突破。

  「在这里也许能够突破一下,历史上的郎窑红,好像没有薄胎瓷?」

  郎窑红的薄胎烧制工艺,还是很值得试一试的。

  历朝历代为保证成品率,郎窑红都是用厚胎烧制。

  如果能够突破这一工艺难点,那么就可以烧制薄胎郎窑红,最起码瓷杯是可以烧制成功的。

  之前陈文哲做过,不过那一次没有追求薄胎,最多算是中薄程度。

  把那样的瓷杯放在强光下,只能隐约透光。

  不过,却可以呈现出宝石般的通透,很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贡品级的郎窑红,绚烂绝美,不失传统,又有创新突破,这样的瓷器,肯定好卖。

  「脱口雪顶为佳,流釉以牛毛丝为妙,不过足以鸡翅纹为尊,且三者缺一不可」。

  据史料记载,郎窑红的贡品挑选标准极其严格。

  雪顶脱口说的是,红釉会自然地向下流动,口沿处因此显露出白色胎体,叫「雪顶」,这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牛毛纹,则是流釉丝丝垂下,在雪顶初见釉色的地方,隐约若现的红,形成了像牛毛纹一样的边缘。

  垂釉,顾名思义,器身越往下釉色越重,在足底形成一圈深褐色的积釉,叫「垂釉」。

  在垂釉上还呈现出羽翅状的黑色纹理,称「鸡翅足」。

  瓶底自然不过足,现在市面上的郎窑红杯,大多都因垂釉不佳,切去底部流釉的部分,即「切足」。

  但真正的精品郎窑红单杯,能做到自然垂流、不过足,这才是真正传统的「垂足郎不流」。

  瓷瓶作为赏器,允许切足,自然不过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