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忠烈之后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韩信、萧何等英雄辅佐,烧栈道,稳项羽,在蜀地潜修,待时机出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在垓下,逼的楚霸王乌江自刎,一统天下,奠定大汉帝国三百年基业。从此,蜀山龙脉之说,不胫而走。

  潜龙之机,不仅在萌芽处。《易经》乾卦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龙夺嫡,凶险无比。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若龙飞升不成,坠入深渊,亦会重回潜龙阶段。此时,若能痛定思痛,韬光养晦,凤凰浴火,涅槃重生。

  潜龙龙脉,正是韬晦之地。刘皇叔当年,若能韬光养晦,听从诸葛丞相苦劝,不发动夷陵之战,固守隆中对战略,先三分天下,待时机一到,北定中原,匡扶汉室,或许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中兴大汉。

  诸葛丞相弥留之际,遗书先祖,悔其经营巴蜀三大错:

  一、为报刘皇叔知遇之恩,总希望有生之年能毕其功于一役,北定中原。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到头来,穷兵黩武,耗尽巴蜀民力,给了曹魏可乘之机;

  二、未能弥合巴蜀与荆州两大阵营矛盾,导致内讧不断;

  三、未能为巴蜀培养出一批能臣良将,卧龙凤雏、五虎上将相继陨落之后,蜀中再无栋梁之才。

  先祖姜维将军哀叹诸葛丞相睿智之余,又补充两点反思:

  其一、三国统一之天命不在蜀,诸葛丞相虽俊逸绝伦,人力岂能胜天?

  其二、扶不起的阿斗误国。诸葛丞相几次北伐功亏一篑,皆在刘禅亲昵小人之故。若诸葛丞相能取而代之,魏蜀吴三国谁能胜出,未尝可知。

  《武侯神策》最后再次强调,蜀山乃潜龙龙脉所在,若中原再现乱世,巴蜀可为陪都。龙兴之主,必先立足巴蜀,韬光养晦,行王道,施仁政,得民心,谋定而后动,以待天时。如持此道,方能重拾旧山河,北定中原,气吞万里如虎。”

  唐顾深以为然,道:“大哥可有具体部署?”

  姜隐农道:“履霜,坚冰至。确实需要早作安排了。

  通知二弟,在此危局,低调谨慎,保存实力。同时,密切注意朝堂动向,走访忠臣良将,安排其家人准备南撤入蜀;

  通知四弟,厉兵秣马,整军备战;

  通知五弟,调动南北物质入蜀,蜀中各关隘要道,重新整饬固防。

  你负责通知巴蜀武林“五花八叶”各派,这两年务必强化弟子培养,选拔门下精英,如浩劫出现,随时准备出山,济世救人。”

  唐顾领命,当夜即传令下去,飞鸽传书唐门在各地的联络站。

  不到月余,“五花”中的开县黄陵派、涪陵点易派、都江堰青城派、通江铁佛派、丰都青牛派,“八叶”中的“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派掌门皆汇聚成都,共商大计。

  ……

  原来,刘禅降曹后,蜀汉政权虽然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