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 淝水之战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右翼军各二千骑,二千重甲骑兵居中,其余步兵结成三个大阵,尾随骑兵之后。

  前阵是五千重甲步兵,手持长枪盾牌,护住身后的弓弩手。中阵是两万弓弩手,强弓硬弩,远距离攻击,杀伤力极强。后阵三万五千步兵,手持刀剑,轻甲上阵。

  胡角声此起彼落,苻坚大军倾巢而出,在淝水西岸集结。

  前秦铁骑军十万,步兵五万,兵锋凌厉,声势浩大,旌旗遮天蔽日,离淝水百步处列阵。枪盾林列,强弩劲箭,拒钩长槊。

  前秦军队士气如虹,淝水列阵的是十队骑兵。每队约万骑,展开偃月式攻击阵型,随时准备抢先发动攻击,一口气踏破北府军。

  前秦军队人数众多,五万步兵跟随骑兵,枪盾防御。

  ……

  一入前秦军队,白复便看出苻坚行军的大失误,战线拉得太长,旌旗首尾相望,前后数百里,百万大军只落得二成兵力与北府兵决战。

  白复想起忠嗣将军之言,“弱小军队如何取得压倒性优势?答案就是形成局部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之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获取敌军辎重粮草,以战养战,侵略补给。”

  刹那间,白复有拨云见日之感。

  对岸一簇帅旗,在大江大河般的兵阵内快速移动,往淝水推进。帅旗所到之处,队列如水波荡漾,整齐分开。两旁将士拔刀呐喊,军礼致敬。

  帅旗下,一人银盔银甲,策马奔驰,挥手致意,四方将士热血沸腾,高呼谢帅之名,士气瞬间攀上巅峰。

  对每一名北府兵而言,此战保家卫国,出师有名,事关家乡父老、妻儿老小的性命,事关北府军的荣誉。头可断,血可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能让异族军队踏过淝水一步!

  反观前秦军队,劳师远征,士兵疲惫,眼神迷茫,不知为何而战。异族诸将交头接耳,各怀鬼胎,隔岸观火。

  抛开预知此战结果不说,白复按兵圣孙武子‘五事七计’一算,就知此战苻坚大军凶多吉少。

  前秦军队逼近淝水列阵,北府兵无法渡过。

  谢玄策马走到淝水岸边,对着苻坚的中军大旗,大喝一声,道:“苻坚,可敢与我决一死战!”

  北府军爆出一阵哄笑,笑声传入苻坚耳内,变成嘲笑侮辱。

  苻坚勃然大怒,环顾左右,前秦诸将人人脸泛怒容。

  谢玄派遣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君悬军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小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您孤军深入,却临水列阵,这是打持久战的办法,不是想速战速决吗?如果移动军阵稍微往后撤几步,让晋兵能够渡河,来一决胜负,不是很好吗?

  前秦诸将对苻坚道:“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我军人多而敌军人少,不如阻拦住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可以万无一失。

  苻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只是率军稍微退后,让他们渡过一半人马,我用铁骑兵突然冲杀他们,岂能不胜?”

  苻融赞同半渡而击之计,指挥军队后退。

  ……

  白复看着前秦传讯兵在阵中策骑奔驰,通知各军将领。他明白苻坚的谋略,就是要趁北府军渡河欲速不达的时刻,半渡击之!

  白复一直想不通,为何‘半渡而击’这种屡试不爽的策略,在淝水之战失效。此刻,身临其境,白复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兵将众多,有人数多的优势,但人数多,亦有人数多的劣势。一旦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指挥系统,没有经过吊斗旗语、金鼓调兵之类严格的作战训练,大军在战场上就会乱成一团,首尾难顾,。

  故,兵法云:兵贵精不贵多。

  苻坚十五万大军,挤在淝水北岸,本就臃肿不堪。偃月式的密集攻击阵型,进攻时或许侵略如火,无懈可击,可一旦转为防守,阵型很难做到井然有序。

  再加上各军阵由不同部落组成,调兵号令各不相同,协调困难。后退任何一步均牵涉到十五万人,牵一发而动全身,顾头不顾尾,其乱势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