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一章 睢阳之围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兵精粮足。但闾丘晓素来傲慢骄横,漠视张镐军令。等到张镐领兵抵达谯郡时,睢阳已沦陷三日。此时,睢阳城内已弹尽粮绝。唐军将士们提议:放弃城池,撤往江淮一带。

  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睢阳郡守许远和将士们反复商议,最后得出的结论还是坚守。

  众将一致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一旦弃守,叛军势必乘胜追击,长驱直入。丢掉江淮,叛军就能趁机南下,不仅可以逃出唐军主力的包围,还能掠夺江南的财税重镇,江南一带将生灵涂炭。届时,唐军失去财税补给,戡乱时间就会被无限制拖长。

  而且,睢阳将士饥饿衰弱,饿得走不动路,没有城墙的防御,将士们犹如手无寸铁的百姓。即使撤退,也未必能够突围脱险。

  此外,张巡和许远对手握大军的彭城郡尚衡,谯郡许叔冀,临淮郡贺兰进明仍抱有一线希望。

  即使战国时代,彼此敌对的诸侯在危难时亦会出手救援,何况唇亡齿寒,睢阳被攻破,附近彭城郡、谯郡、临淮郡也会面临灭顶之灾。

  唇齿相依,这三路大军不能见死不救,定会出兵,不如继续坚守,等待援兵。

  ……

  茶叶、纸张吃完之后,杀战马。

  杀战马就意味着再无突围可能,倘若没有援军,就是坐以待毙。

  战马吃完,士兵们爬到树上捕捉麻雀、挖掘墙下老鼠,而麻雀老鼠也很快被吃完,城内再无可食之物。

  张巡杀掉爱妾,任由士卒吞食她的尸首。许远也杀掉他的家奴,让士兵们分吃一空。

  接下来,士兵们开始搜捕城里的妇女,全都杀掉烹食。女人吃完后,就吃老人和小孩。

  睢阳城仿佛成为一间地狱。

  与此同时,燕军也一直没有停止攻城。

  每当燕军攻势退去时,睢阳城里就会燃起火堆。幸存下来的士兵们聚在火堆十几万大军,斩杀敌将三百、毙敌十二万人!以寡敌众,以少胜多,战绩之卓越,彪炳千秋!

  伪燕叛军行径残暴,所经之处,如蝗虫过境,将百姓财货洗劫一空,奴役壮男,奸女,老弱病幼直接杀死,挑在刀槊之上取乐。繁华的中原,成为豺狼所号、人烟断绝的无人荒野。

  睢阳位于大运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门户,而江淮是帝国的财赋重镇,一旦睢阳失守,运河阻塞,燕军必定长驱直入,横扫江淮,后果不堪设想。

  彼时,远在灵武贫瘠之地的肃宗朝廷仅剩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支撑,诸路勤王大军从准备到反攻,全靠江淮财赋的接济。一旦失去江淮的钱粮供给,非但没有实力收复两京,甚至连肃宗朝廷本身都会有瓦解之虞。

  倘若张巡早早放弃睢阳,败逃东南,或是当孤城无援,粮尽而馁,一死明志,整个战势定然不同,朝廷收复两京遥遥无期。

  睢阳坚守两年,牵制叛军数十万大军,力保大唐东南半壁财赋之地,更护佑了江淮以南千万百姓未落入地狱绝境。

  从这个角度说,李唐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血战坚守,将士捐生殉国。

  ……

  看着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睢阳城楼,尸横遍野的城下枯骨,唐军援兵无不啜泣,张镐含泪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