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麦克牧场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吧,暂且忍下这口气。

  老麦克默不作声的策马前行,他忽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为啥我要想起“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呢?

  好吧,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老麦克的注意力很快被筑路队的设备吸引了,越看越惊奇,越看越震惊。

  行走在筑路队最前方的是5辆斜排的拖拉机,拖拉机后面拖着重型耕地铧犁,就像在农田里作业一样将宽阔的路面深翻起来,笔直长长的一路看不到头。

  这些深翻的泥土经过几天暴晒之后,变得干燥没有水分,容易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后方有4辆斜排的拖拉机,带动着急速转动的机具将泥土全部打碎成粉,形成高高的浮土层,然后就轮到拖带着实心钢质滚轮的压路机出场,一遍又一遍的将这些浮土压实。

  筑路队每隔数十公里会建设一个采石场,利用柴油发电机带动碎石机制取小石子和石粉,用于修筑坚固的道路。

  石粉将会铺设在压实的土路上,重新压实之后,从路的一侧取土厚厚的覆盖上去,再度重新夯实。

  再下面工序是装载着碎石子的拖拉机出场,将路面均匀的撒上一层碎石子,再次用压路机出场压实,最后在上面铺上厚厚的一层黄土压实后,便形成了当前的道路。

  最后这厚厚的一层黄土,取土的地方依在道路一侧,通过拖拉机深翻之后取土,两次取土之后,就会在道路一侧形成一个深深的水沟,这是防止路面积水的重要措施。

  最后,在道路上隔一公里位置立上半英尺高的路碑,让人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处什么位置?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非常简单明了。

  这样修筑的道路呈现明显的三明治结构,三层黄土一层石粉一层石子,一共有5层,一层又一层互相叠加非常坚实,而且筑路速度非常快。

  具体的筑路速度取决于碎石的开采粉碎速度,一个筑路队拥有数十辆拖拉机,一次展开的工作面最少30公里,30公里的道路只需要短短十天就可以修筑完成,因而进展非常快。

  而所有的工人都住在流动大篷车上,生活设施等等也都是在大蓬车上,跟随着工地一起向前移动,因此连筑营的麻烦都省去了。

  这样的机械筑路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效率,节省的人力简直不可计算。

  以5辆拖拉机深翻为例;每天可以轻松的完成30公里深翻的任务,只需要5名拖拉机手就可以了。

  这么长的路段要使用人力挖掘,那得需要多少人?

  3000人苦干三天都不一定挖得完,这是一个不算复杂的计算题,每个人10米长20米宽就是200平方米的面积,深翻下挖80公分就是160立方,一个壮汉每天需要完成50多个立方的挖掘任务,当真是累到手软脚软都不一定挖的出来。

  3000苦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