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世界第一辆汽车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授们通过精巧的构思设计了方向盘下面的横拉臂和直拉臂,并且用球头锁销连接,这些设计接近了后世汽车的转向原理,只不过变得傻大粗笨,尚需改进一些罢了。

  “乔,我觉得你的设计非常棒,只要给它罩上一个漂亮的外壳,再加上挡风玻璃,我觉得就是个非常吸引眼球的出行工具,最少那些喜欢猎奇的贵族很感兴趣。”李福寿环抱着双臂,说出的评价非常中肯。

  在当今时代

  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汽车在后世是何等的普及,营造出一个何等庞大的产业链,创造出金山银海一般的巨大财富,甚至成为世界大国的经济支柱。

  法裔教授乔-内维尔是个戴着圆眼镜的中年胖子,身穿着粗布的工服,两个手上满是油渍黑灰,他疯狂痴迷于机械设计,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机械设计师,但是却不善言谈。

  只有谈到自己的机械专业才会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论述,知识面广博令人啧啧称奇。

  “谢谢您的赞誉,尊贵的勋爵大人。”乔-内维尔脸色有些发红,神情依然显得拘谨。

  他的身边站着几名同样手上黑乎乎的华裔学生,这是乔-内维尔教授研究小组的助手,同样也是发动机系的高年级学生。

  “这台汽车你们试验中跑的怎么样?”李福寿蹲下来仔细看着底盘,出声问道。

  “尊贵的勋爵大人,这台车我们试验性的跑了二千多英里,发现了数十个问题并进行了改进,后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谈到汽车,乔内维尔教授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起初,我们完全是用马车现成的车架,然后装上柴油发动机,很快我们遇到了动力输出难题,怎么样把柴油发动机的动力平稳的输出到车轮上?

  我们从自行车中得到了灵感,设计了以链条传送动力的方案,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在上路实驶过程中故障频出,甚至把铜质油管都颠断了,整个车架都出现变形。

  为此我们不得不停下来,重新设计整个车架。

  经过与物理系的教授通力合作,考虑到受力和扭曲力,我们设计了包含“工”字梁和“U”字梁的组合式新车架,不但重量轻,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扭曲和抗疲劳性能,再次解决了这个拦路虎。

  后来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手扶拖拉机式的转向非常影响操纵感觉,而且前排也无法再坐一个人,巨大的前轮不但影响视线还转向困难,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无法操纵这样的笨重机器太久,半个小时就会累得气喘吁吁。

  为此我们设计了十多个改进方案,历时三个多月论证,最终彻底推翻了原有设计,采用完全革新式的方向盘式转向结构,并且把汽车前轮缩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此基础上

  我们采用了马车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