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章契约劳工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尔肯不以为意的耸了下肩,脚步向对方走过去,嘴里面说道;“虽然以前做过些错事,但那都过去了,现在大家合伙压榨这些东方人,这可比抢银行赚的多,放下你的戒备,我们好好谈谈……”

  “站住,比尔肯,我会忍不住拔枪射爆你的脑袋。”

  “如您所愿,你这个脑袋里面长满肌肉疙瘩的蠢货,在这里一天就能赚到150英镑,现在别来烦我,你会得到你那一份。”

  比尔肯停下了脚步,面对比他高近一个头的史蒂夫-麦奎因毫不胆怯,神情就像打发一条狗似的扔过来一个钱袋。

  史蒂夫-麦奎因劈手接住,感觉手里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金光闪烁,里面有价值30英镑的金砂。

  “哦……赞美耶稣,您真是一个慷慨的人。”

  “现在滚吧!”

  “尊敬的皮尔肯先生,那我们就不妨碍你重要的事情,好心提醒一句,约翰-丹尼斯少爷今天就在矿场里,如果能用刀解决的话,我想那是个更稳妥的方法。”

  “嗯哼……史蒂夫-麦奎因,你是一条很有眼力劲儿的好狗,去乞求主人赏几根肉骨头,比如那个爱尔兰小娘们。”

  “谢谢夸奖,希望你早日死在荒原上,这里不是你该呆的地方。”史蒂夫-麦奎因脸上的皱纹因为欢乐而舒展,垫了垫手上沉重的钱袋,对着手下使了个眼色。

  来得快,去得更快。

  匪徒们转过脸来,贪婪的盯着大群的华工,看到的仿佛是一个个可以移动的金山。

  一众华人……

  丹尼斯金矿场的白人没有选择剪去发辫的华工下手,也没有选择胸口带着“洪门”字样的华工下手,更没有选择契约劳工下手,单单只找上一盘散沙的自由华工。

  刚才被杀害的几人就是自由华工,他们没有背景,没有实力强大的跟脚,是最容易欺负的软弱群体。

  十九世纪中期

  国外淘金热兴起之后,先有北美圣弗朗西斯哥持续40多年的淘金热潮,被华工称之为旧金山。

  中后期有澳洲持续十几年的淘金热,被华工称之为“新金山”。

  晚清时期神州沿海省份生存日艰,人口和土地矛盾日益突出,民间为了用水用地大规模械斗,达到了死伤十几万人的惊人地步,地方官府为之束手无策。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华人纷纷下南洋甚至跨越大洋到彼岸发展,只是为了谋求生存的希望。

  与此同时

  陕北地区“走西口”,邻近胶东地区的人们“闯关东”,就是在这个艰难的世道挣扎出一条生路。

  契约华工和自由华工的分别,其实很简单。

  来澳华工都会经历“契约华工”阶段,因为他们无法支付巨额远渡重洋船票,很多迫于生计的年轻男人,牙一咬便签了卖身契,就是两广地区俗称的“卖猪仔”。

  这部分华工万里迢迢来到大洋彼岸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