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6章不一样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不能突破的死杠子指标,否则一旦舰船需要进船坞,只能南下马尼拉港维修。

  俄国人不仅降低了后甲板的高度,他们也削减了主装甲带的厚度。

  英寸的侧装甲带其实并不是出于俄国人本意,虽然由于新材质和技术的运用,装甲强度已经有了飞跃,但是尚未能够达到只要那么如此厚度就能确保无虞的地步。

  原本的设计,是给“博罗季诺”安装上10英寸厚的舷侧装甲,但是这个期望还是因为吨位的原因而告吹。在削减了英寸的主装甲带厚度并大大降低其覆盖面积之后,侧装甲带仅高出水线米。

  “博罗季诺”的设计已经使它可以勉勉强强挤进旅顺那已经显得狭小的船坞了,这番修改为它的命运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在遭受日军第二轮猛烈炮击之后,“苏沃洛夫公爵”号战列舰左舷涌进大量海水,仅高出水线米的侧装甲带没入水下,成为水下装甲带。

  在第3轮炮击中,日军打出的305毫米炮弹在舰艇附近轰然炸开,最大的水压瞬间撕裂了无装甲防护的左侧舰体,形成一个长达17米的大裂口,最终造成左舷侧5座76毫米副炮全部没入海水中,丧失了最后反抗力量。

  在4分多钟的时间里,扶桑联合舰队打出了三轮炮击,重创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战列舰,沙俄舰队陆陆续续打出了两轮炮击,寸功未立。

  日军随即将第4轮炮火集中到“博罗季诺”号战列舰身上,对其展开猛烈轰击。

  炮声隆隆,令这个漆黑的夜充满了杀戮和血腥。

  扶桑联合舰队抢占了T字头以后,利用较高的航速和侧舷能够发挥全部火力的优势,对排入战列线上的沙俄战舰疯狂倾泻火力,在轻伤了“博罗季诺”号战列舰后,又集火攻击第二战队旗舰“奥斯利雅维亚”号,其遭到6艘日方主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

  于战斗发起1小时45分钟左右沉没,全舰900名官兵,仅幸存300余人。

  失去了指挥,又畏惧日方主力舰凶猛打击,排入战列线的沙俄主力战舰早已经队形散乱,发射的炮弹零散而又没有准头,无法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

  在夜色浓重的海面上

  扶桑第三、四战队和俄国巡洋舰分队之间展开混战。在战斗中,扶桑3艘巡洋舰被重创,俄国数艘辅助船被击沉,

  海面上航线混乱,炮火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不停,简直打成了一锅粥,双方开始了大混战。

  扶桑第五、六战队随后投入战斗,不久之后,俄国巡洋舰“斯维特拉娜”号被击沉,另一艘旧式巡洋舰“顿斯科伊”顽强地抵抗了6艘扶桑巡洋舰的围攻,并击伤了其中的两艘“浪速”与“音羽”号,最后被对方围殴击沉。

  混战中

  “鹰”号战列舰冒险靠近漂浮在海面上的旗舰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