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十九章 楚虽三户_生活在秦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增也不恼怒,依旧笑吟吟,

  “卫庄兄一直是这样,范先生还请勿怪。”魏无羡赶紧开解。

  我能证明卫庄兄一向都是酷酷的,哪怕是对秦王嬴政,他依然是这副表情。

  却偏偏有人喜欢吃这套,红莲公主莫非是隐藏的……咳。

  “公子是从何得知老夫的名字,为素不相识的人冒风险,恐怕并不明智。”范增注视着魏无羡,不紧不慢地言道。

  身份尊贵,却千里迢迢前来求贤,不管其他如何,这份诚意倒是不错。

  范增眼眸闪过一抹精光,心里生出几分好感。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今天下遭逢乱世,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莫说三千里之遥,就算三万里,无羡也当求贤而归。”魏无羡恭敬再拜。

  “公子的确有信陵君之风,虽有大志,身处境地却是难也…”

  范增摇头,他并不看好魏无羡,皆因塞外人烟稀少,何以图强。比天下列国都弱,并非发展之地。

  “范先生,我知汉城拥地不过百里,兵将不过八千,人口不足五万之数,只堪比诸国区区一县尔,最为弱小,却也有它的优势。自战国以来,魏国、秦国、赵国,楚国、韩国、燕国,因朝政所困,皆有不同程度变法。”

  “远的先不谈,先生可知,至春秋时起楚国身为南方大国,拥地五千里。数百年来,却屡屡败于他国,败过弱小的吴国,强大的晋国、秦国,原因何在?楚悼王时期,吴起变法失败是何缘故。”

  魏无羡凝视道。

  “愿闻公子之言。”范增倒真想听听,魏无羡对楚国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侧着耳朵洗耳恭听。

  魏无羡轻轻抿一口茶道:“楚国之所以屡屡失败,就在于中枢卿族过多,地方封君过多,势力相互交错结合,严重妨碍了楚王的政令。”

  “楚国学着周朝分封制,发展到如今,可谓成也分封,败也分封,继承到了好处,当然也逃不过弊端。

  其他列国虽变法阻力不小,但或多或少,早已完成集权,诸王对国家的掌控,远超过楚王,楚国效仿周室则因分权太多陷入内斗,以至于当年吴国攻破楚国,与其说和楚国交战,倒不如说和楚王交战。”

  “白起敢领兵数万攻楚境,长驱直入进逼鄢城大破楚军亦是如此。封君,县公、县侯几乎作壁上观,楚王被打得奄奄一息。像极诸侯各国坐视周幽王被犬戎攻破镐京。

  后来春申君黄歇,在封君与楚王之间斡旋,平衡楚国朝政局面,才有六国合纵攻打函谷关之事,好景不长,春申君死后楚王与封君之间已无人斡旋。”

  范增沉默不语,这的确是楚国从立国的时起,就埋下的病根,可明白又能怎样。

  当初悼王和吴起变法,就是为了改变楚国状况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