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完善制度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请殿下赐下手书!”

  瞿能再次拜倒。

  “也罢!”

  虽不知道瞿能为何着急,但朱允熥也不反对这种积极,“我与瞿成对眼,不如让瞿成留下与我做伴,汤昱也会在左右,不知大将觉得如何?”

  “殿下看得起我家三子留在身边,瞿某只希望殿下不忌小儿性野!”瞿能笑道。

  “怎么会?喜欢还不来不及!”

  朱允熥大笑。

  他可没借亲属控制手下将领的念头,不是说信任与否,而是没这个必要,制度在就依靠制度来约束,制度约束不了那就去更改完善制度,何必事事试探人心?

  不然事事都要防备,等到盘子大了,人多了,整日想着有的没的,还要不要睡觉了?

  孤家寡人的日子,朱允熥可是半点不想过!

  “还不拜见殿下?”

  瞿能笑着拍了一笑小儿的后背,脸上的笑意半点不藏。

  “瞿成拜见殿下!”

  “到我身边来!”

  李漆非常顺眼递了一份信纸过来,随口打了一声招呼,朱允熥便写下手令,跟着与瞿能有交流一些内容,便让寿山将瞿能送出去宫门。

  跟着有让常门带领瞿成,瞿家之事到此算是完结,接下来就交给时间来验证。

  ……

  次日清早,朱允熥携笔墨纸砚,一个走进宫中斋房。

  所谓斋房,类似与后世脚盆的和室。

  室内铺设竹席,室外有流水,除开一张桌案供人休憩外,屋内就只剩一檀香炉。

  一入便是七日,期间每逢特定的时刻,都需要奉香奏报以告天地,以示虔诚!

  吃食则为寒食!

  同时每晚都有洗漱,洗刷被人认为污秽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搓澡,变态化的那种。

  过程中不会有人打扰,理论上就算是军国大事也一样。

  神圣而尊崇!

  对此朱允熥没什么好抵触的,借此正好静心编书,梳理心中的思路,结合古今构建行知合一的思想纲领。

  入夜,杨府书房。

  “怎么还没消息?”

  杨吉,杨孟修父子已有些坐不住。

  一连数日吕氏半点表示都没有,好似将他们遗忘,等待的时间是焦急。

  更别说杨家有自己的谋划,就那悬而未决的感觉便如猫爪挠心,让人半刻都不得安宁。

  算算时间,这个点朱允熥当开始斋净了?

  吕氏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吗?

  一旦朱允熥斋净结束顺势完成皇陵祭祖,后续的祭祀便很难换人,让朱允熥走完一套,日后朱允炆就算当上了储君,晋为天子又能如此?

  名不正而言不顺!

  朱允熥为嫡出,这点任谁都改变不了,可问题是嫡出也是有说法的,没代表朱元璋祭祖什么都好说,可完成接下来的事,老朱走后大明听继承者的,可皇室听谁的呢?

  这就有说法了!

  一家之中,家长和宗长可以是一个人,但也可以不是。

  老朱走之前若没明确的说辞,朱允熥就是朱家皇室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