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诉求不同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炆为被动接受,主导者从一开始就不是源自其本身,而且士族集团本身亦是诉求不同,人多了心思也就杂了,加上仅以利益相连接,未来矛盾只会更大,加之朱允炆不曾拥有主导权,无核心班底支持,朱允炆与未来也势必难以平衡其中矛盾……

  反观朱允熥这边,外来的资助不断,但朱允熥始终捏着进场的门槛,谁能进场,谁能在他的场子里说话,先要看朱允熥的脸面,次之还要考虑朱允熥嫡系人马的心意,不然就算人进来了也只能靠边站。

  伴随着这场祭祖,朱允熥与政治上可以说是彻底吃下了朱标的遗产,伴随着眼前这场盛大的礼送仪式,则与民间吃下朱标所留。

  日后就算朱允炆登基,民间对其的支持都不会少。

  以嫡系为核心宗族制下,无论是为了维护自身,还是因别的,因嫡系身份而执掌了话语权的地方宗族成员,心中自有偏向。

  这份偏向暂时不需表达出来,有就行了……待机会出现,人心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后世稍有一点金融知识都知道,账面数字都是虚的,想要获得实打实的利益,就需要等待股市高位的时候抛售,为了求取这个股市高位,可以随大势变化而等待,也可人为制造。

  眼前这场祭祖,就是朱允熥顺应大势一场变现……

  通过这场变现,朱允熥身上所能凝聚的正统性会越强,结合淮西勋贵集团后续投资,正统性上的占比会更多!

  接下来无论是顺应大势变化,还是操控民心创造人为的变现高位,手上有货的人,心态总能比没货的好!

  ……

  “接下来就是要对此进行宣传,中原腹地宣传暂时可以不进行,但南方诸省却可以,算是补上了堵门机会重要一环!”

  汤和他们搞出这些,就是为了自身日后变现之时,获得民心上的支持。

  有了这一出,朱允熥日后染指皇位,那就不是造反而是能塑造成拨乱反正,与道义上占足了好处。

  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因朱棣在正统性上难以站稳,好在靖难之役是朱家皇室内部的争斗,没有颠覆大明的正统,换了异姓造反怕是大明的江山都要崩掉,当然目前也没人敢怎么做啦!

  可惜,手捏着一部分正统性加持的朱允熥,又怎么可能乖乖的等几年再去变现?

  中原腹地不行!

  别说老朱没死,就算死了士族成群的中原腹地,也是踩红线的事。

  但广东,广西,福建,这些原与中原联系不深,官员多为流放官,儒家文化不广的区域却可以先搞起来。

  终究是天高皇帝远!

  “此事还需要筹划,一人之谋太浅,关键在二期鸿学班的成员,以及琼海与韶关,海陆丰区域的影响力!”

  大事需慎,谋略当严!

  这种踩钢丝的事,每一步都当有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