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1章 名单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咱们并不清楚,一开始就以对抗的姿态,就算有利益也会很麻烦。

  若是名单分出个轻重缓急,可做的文章就多了!”林天麓快速提议。

  名单该立!

  这点林天麓不反对,他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利用这份名单做事。

  “附议!”

  沈秀和附和道,陆荣,富江亦是赞同道。

  “想法是你提出的,你觉得该怎么做?”朱允熥没有直接答复,而是看向一旁汤昱。

  “回禀大王,昱认为,凡事当有变通,一切利于自身皆可行,但如何定级,如何开放,何人可以做规则,这些都当建立起来,这是一场长期的过程!”汤昱开口道。

  “那你们就好好商量商量吧!”

  朱允熥吩咐道。

  自由港的情况,不同于大五指峰黎族自治区。

  在琼海获得社会地位的提升,与自由城获得自治权的商贾,主观能动性能强,手中捏着的资源更多。

  除开先天人力上的缺失外,几乎没有什么能阻挡这座属于商贾的城市崛起。

  在大五指峰黎族身上,获得了数万青壮劳动力支持后,亚龙湾?自由城的出现便是必然。

  在这片东西十四华里,南北二十华里,陆地面积仅七十平方公里型似月牙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施工的痕迹,各类效仿直道规模建设水泥路面,连横连纵将城市每一个角落都联系了起来。

  海港,再有限的陆地面积下,商人们将码头沿着海面下的海礁,修出了三条六里伸向海洋长堤。

  规划上,就算以朱允熥角度看,都没什么大问题。

  既然没问题,朱允熥也懒得说什么,安心的在沈秀和,林天麓安排下,陪着汤和享受南方独特的海洋气候,品味渔船从海外带回来的海货。

  教育,土地的情节,在这座纯商业的城市体现比其他地方都好。

  以海湾为中心,向西衍生的城市,以南北向每四华里,分成了四个片区,十六个小片区。

  落实蒙学学府已建成三座,鸿学府也已造好一座,规划中整个新城还会有五座蒙学,一座鸿学。

  形成每两个小片区,一座蒙学,每两个大片区,一座鸿学的规格。

  “安排怎么多,你们打算在未来吸引多少人口?”

  站在高地,俯视北方在建的居民区,朱允熥有些好奇。

  现在海口地区,人口近三十万,蒙学学府也不过七座,鸿学一座,这当然是不够的,还有大量孩童没有被参与进来,未来会随着情况慢慢增补。

  可自由城目前加上劳力,人口也就四万人,半数来自黎族自治区,能否能让这些人留下都是一个未知数。

  就做这般规划,换做其他人这是失了心智,可换在沈秀和,林天麓这些人身上,则代表了野心。

  “南宋淳祐年间,福建泉州因海贸,连带配套设置,人口一度达到一百三十万人,当年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