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1章 悲惨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多年的流离失所,想来是遇到了无数悲惨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高举复国旗号,你们觉得会如何?”朱允熥笑道。

  言如惊雷,瞬息之间炸的众人脑壳发木,天灵盖都要被掀开的那种!

  不是想复国吗?

  我们帮他们复国好了!

  逻辑很简单,但这事是人能想的吗?

  别说想了,听都没听过,一双双充满了错愕的目光看向朱允熥,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格局?

  自感已经属于不安生的个体,但他们真的是没想到,自家的君主能不安生到这地步!

  年前那段话,让他们没有过好新春,年后这段话,这是打算未来几年都不让人好过了吗?

  这说出来的话,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位君主说的!

  这不是自己造自己的反吗!

  “无法理解,不代表此事不可行,你们所担忧的,本王难道不清楚,年前的事在春节期间你们应该都有思考。

  我不想知道你们思考什么,究竟是怎么想的,这都是你们的自由。

  但我相信有一点你们应该明白,受限于眼下的生产力,通讯水平,当下的地利隔绝等天然因素,绝不是靠体制,制度改革就能避免。

  能避免,成吉思汗的子孙就不会将偌大的蒙古帝国,分成四大汗国进行共同治理。

  纵然是分了,北元的历史大家也都看到了。

  数量稀少的蒙古后裔,根本无法对中原进行有效统治,哪怕他们在上层拉拢了色目人,中层拉拢了地方士族,面对神州浩瀚的土地,也是难以进行有效治理!

  或许有人觉得,蒙古人不会学习,还是抱着草原游牧时的思想,外加并没有真正将汉人视为百姓等原因,从而导致失败。

  但这真的吗?

  元朝传位十五代帝皇,对于各类思想文化,不说包容并济吧,至少也是一视同仁,更是提出‘三教九流,莫不崇奉”的方针!

  前几代帝王儒学不精,中后期的几位呢?”

  朱允熥敲着桌面说道,“名教现在的那些论点,不过是自我粉饰而已,甩锅之举!”

  “是啊!”

  一声长叹,权势加身带来视线的广阔,甭管过去是什么出生,就当前来说,元朝当年究竟是什么个情况,大家心里多少是有数的。

  元朝后几代帝王不仅学了儒学,还广泛的起用汉族官吏,除了皇宫中住的不是汉人,很多模式上其实和宋朝都不差,大明建国之后还吸收了不少。

  可为什么元朝如此短命,仅以异族,压迫总结,结论闫然太过淡薄。

  “但我们从中不难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儒学先天存在弊端,锦上添花易,力挽狂澜难。

  第二,相较于地方宗族权,地利隔绝,信息流通,才是中央权利难以下乡的关键原因。

  第三,少数族裔,想要统治数百,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非本族族裔,政治体制,施政环节就必须有所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