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9章 猜测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在南洋活跃的海盗,多数都是中低级海盗,就算是为祸东南沿海的倭寇,本质上也就是下层海盗,背后没有江南士族,与他们这些海商的支持,根本活动不开。

  但海盗的破坏力,还是要对比船只本身,在南洋混了十几个的年头,林天麓以及手下吊死海盗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号,如今得了琼海的支持,造船工艺,防护水平上升,更是不惧任何海盗的袭扰。

  “我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伙日常为商,偶尔为盗,因家园帝国被毁,无奈活跃在马六甲以西海域的海盗。

  人数上可能不仅仅只有我们看到的这些。

  他们应该占据了马六甲以西海域中的某一处小岛,船也不止一两艘,时刻的监控南亚的情况,因此才能在怎么短的时间内,发现我们的痕迹!”高杰讲出自己的猜测。

  “理由!”

  徐增寿挠了挠头皮,有些头大啊。

  “理由不是很充足,多数推测依据来自教导我们阿拉伯语言的遗民。

  在他们内部流传的话语中,早年借助南北宋贸易的繁荣,帝国进入繁盛时期,陆路对接沙漠丝绸之路,海上对接,左右手倒腾,诞生了无数的大商人与大贵族。

  但这些大商人,大贵族之间并非没有矛盾。

  矛盾来自于很多方面,出生,财富来源,是主要的矛盾核心。

  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结构与我们中原不同,上下大致分成四个阶层。

  第一阶级,由哈里发后人,沙漠核心部族,各地总督,及他们下属的武士组成,可视为绝对统治阶层,掌握帝国诸多特权,财富主要来源与沙漠丝绸之路,也是帝国最早的基石。

  第二阶级,麦瓦利平民,这些平民是帝国扩张初期,纳入帝国版图,最早皈依其教义的民族,主要普遍分布在海边,因皈依及早,前后有五六百年的时间,无论是思想还是风俗都已完成同化,并且与四大哈里发统治结束后,在新朝快速崛起,社会地位稳固,主要经营。

  第三阶级,是广大的异教徒,除需要缴纳更多的人头税,几乎和上两个阶级无异,不过因信仰不同,执掌高位者很少。

  最后一个阶级就是奴隶阶层,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但可以借助军功完成身份的转变,其帝国的武力很大部分来自这里!”

  “明白了!”

  “如果是这样,很多东西就可以解释!”

  “海上交通要道,历来都是海上贸易重点经营点位,如今看来这些人多半是当年的海外幸存者!”

  听完高杰这段解释,前后无数问题都能理通。

  斗争,矛盾,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具体的内容没有,但换位思考,第一阶级,第二阶级的矛盾因何而来,哈伦?拉希德为什么不可能是哈里发的后人,这些人为什么会幸存,为何身为海盗的可能更大,从中都可以解释。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