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9章 阶梯型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步,对现有的产业链上的工人进行考核,也不做比例上划分。

  原学徒级,满一年者方可通过考试成初级工,或在满半年后由匠人推荐考试。

  匠人一级,需重新考核,视成绩为中级工,高级工。

  这些属于工部内部整编范围。

  第二步,对应于现在外界。

  蒙学毕业之后,有心投入工业项的,给予初级工待遇及补贴,薪酬则先拿五成,六月之后拿七成,一年后通过考核拿全。

  同理鸿学毕业生,进入工部给予中级工待遇补贴。

  整体细节上,在控制好比利,技能等级晋升节奏,保持在十,七,五,三,一的阶梯型!”

  顿了顿,朱允熥问道,“怎么以来,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室内,与会人员瞳孔一点点睁开,一脸惊恐看着朱允熥。

  不是被这个方案蠢到了,而是被惊艳到了。

  看似换汤不换药的方案,随着前后逻辑一变,情况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大多数的问题都已被解决。

  至少在给人的感觉变了。

  “不过还是不够,最好能在程序上再添加一点内容,比如说,技校的入学考试!”郭清目光闪闪。

  工商阶级的社会地位,琼海是为什么无论都要抬起来了。

  内部不抬,日后难抵中原思想侵袭。

  这就像是给人解释问题,一对一的解释,甭管你用物理说服法还是理论说服法,只要自信意志坚定,总能说服一个人,一对多,一对百倍,说着说着搞不好就会被外界影响。

  中原多少人口?

  琼海才多少,弄不好,中原现有的读书人,都比琼海青壮来的多,物理解决容易,却更容易埋下隐患。

  一旦琼海与中原产生大规模的沟通,甭管中原士族垂死挣扎,还是低头做小,都架不住一股庞大的中原思潮冲击琼海。

  打铁还要自身硬,想要降服体量更为庞大的中原,就必须苦修内功。

  随着郭清的补充,解缙,蒋瓛,常森,徐授业先后开口,纷纷为技校,乃至‘工’阶级谋。

  解缙,提出学历等同方案,技校毕业等同于鸿学学历,日后可晋升务实类的官职,中级工等同夜校学历,在晋升上做等同考量,高级工分数加权。

  蒋瓛则从人心考虑,认为应提升产业工人与生产过程中的话语权,对等朱允熥提出公会模式,允许产业工人组建公会,保障自身权利,不过这种模式在会议上被否定,一是没有先例,二是这种模式有些过于理想化,想要掌控节奏需投入大量精力,以后可以推行,现在琼海不适合,因有多方面都在兜底,精力上也不够。

  常森则说,军工这一块,可以在有条件下加重扶持。

  徐授业则考虑技校培养周期,比对鸿学三年制,时间太长,没那么多要学的东西,其次工部也架不住,怎么多产业工人去脱产学习,但比对夜校模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