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七十六章 赦免_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界的纷纷扰扰,丝毫没有影响到告祭宗庙的进行。

  在福宁殿斋戒三天后,这天清晨,李杰换上了通天冠服、绛纱袍,手执玉圭,乘舆至大庆殿门外。

  然后,降舆,换乘大辇。

  卤薄仪仗齐备,一阵礼乐后,车架缓缓启动,向着景灵宫行去。

  景灵宫是第一站,告祭完景灵宫,而后在宫内斋戒一日,次日再去告祭太庙。

  其实,似这样的祭拜大礼,李杰本人是不怎么喜欢的。

  太繁复,而且很浪费时间。

  可在当下这个时代,又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似参拜景灵宫、告祭太庙、南郊大祀等等祭祀活动,与其说是祭祀,不如说是政治秀。

  这是做给百姓看的。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越是繁复的礼节,其中的规定就越严格,如宗庙制度,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

  】

  这便是人为的划分出了等级。

  什么样的身份,立什么什么样的庙。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跟后世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带什么样的表一样。

  这些繁文缛节,无时无刻的提醒着百姓,什么秤配什么砣,千万别想要着逾规。

  这,何尝不是一种cpu?

  而这,也是为什么名和器不能假手于人的原因。

  在宋人眼中,河北路的大捷,足以配得上任何程度的祭祀。

  因此,这一次祭祀的规格十分之高,虽然这次的祭祀只是因事祭祀,属于临时性的祭祀。

  但各项规格、礼制,却和正常的大祀一模一样。

  两天后。

  告祀宗庙结束,中书立刻发出了一份诏书。

  大赦天下!

  相比于其他朝代,宋朝的赦免十分频繁。

  皇帝登基,赦免。

  立太子,赦免。

  祥瑞出现,赦免。

  平定叛乱,赦免。

  封禅、三年一次郊祀、遇水旱之灾,也会主动发起赦免。

  其频率之多,甚至出现过一年四赦的例子。

  当然,即便是大赦天下,也是有限制的,似犯十恶,即谋反、谋大逆、谋叛、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内乱,都是不赦之罪。

  另外,如果在大赦之前,判了流放之罪,即使遇到大赦,也得实行流放。

  汾州。

  西河县。

  狱房。

  一名穿着粗布衣的少年,此时正靠在牢房的墙上闭目养神。

  这少年,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虽然只是坐在那里,但体型却十分健壮,一看就是那种孔武有力的少年人。

  此人姓狄名青,他犯得是杀人罪。

  不过,杀人也分为故意杀人和失手杀人,狄青坐牢倒不是因为故意杀人。

  而是因为和村中恶霸打斗,失手将对方推到了河里。

  此恶霸横行乡里近十载,不知道多少人看不惯,但碍于恶霸的威势,却无人敢于反抗。

  虽然狄青犯了罪,但在当地村民眼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