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铁匠研制出弹簧与发条,都由吕大临带其他横渠弟子在旁观察,记录了制作方法——

  “载其方法”也是张载对弟子们的要求:一旦发现了一件对提升生产力有用的物品,就要确保将其方法记录下来,避免像历代匠人那样,口口相传,最后将重要技术传丢了。

  就因为这个,明远要在杭州复制这两件重要零件,也就非常容易。

  明远:感谢先生!感谢郑铁匠!

  他也万万没想到,郑铁匠能将他随口一说的请求就这样牢牢记住,并且坚持不懈地尝试了两年,才真正研制出了这两样东西。

  果然,高手在民间。

  果然,这个时空里还有很多看重承诺的人,一诺千金重,不为时间所冲淡。

  明远一面专程写信去横渠镇,感谢老师张载、吕大临和郑铁匠,谢仪自然也准备了不少。

  与此同时,他立即请身边的高手铜匠将这两件零部件复制出几件,然后送去北高峰下吴坚那边的军器监研究所。

  按说这两种东西,对于火炮和兵械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明远根本不懂兵械构造,不知道哪里要有弹簧,哪里要安弹片,发条就更不知道应该装在哪里——只能请能工巧匠们自己去研究。

  但为此他还是专程跑了一趟研究所,向工匠们研究与展示了这两项工具。

  从北高峰脚下山坳里回来,天色已近傍晚。明远正在犹豫是进城会友,还是先回凤凰山他的住所歇下。

  却见这回是种师中找了来:“明师兄,师兄……苏子瞻公正在到处找你。”

  也只有苏轼能够差得动种师中,亲自到杭州的城门口来找人。

  “找我?”

  “嗯,有一位官人路过杭州,子瞻公邀您去见见。”

  “官人?”

  明远听得心中惊疑不定:“不是……那谁……吧?”

  他想问是不是蔡京,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想提起这人的名字。

  种师中似乎能看清明远的心事似的,随口道:“不是——”

  明远就更窘了:连你小子都知道了,这……

  “来的这位与子瞻公是同宗。”种师中没什么表情地回答。

  明远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来人也姓苏,不姓蔡……那就好。

  他开始搜肠刮肚地回想这个时代有哪些姓“苏”的官员,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苏辙。

  但如果是苏辙,那苏轼岂不得高兴得上天?

  明远果断否定了自己的判断,既然猜不出来,就干脆直接与种师中一道前往他们常聚的那间酒楼。

  他与种师中到时,秦观已经在那里作陪了。明远与种师中站在閤子外,能听见秦观在里面恭恭敬敬地应道:“确是如此,子容公。”

  明远听着,站在原地,低头想了片刻,突然恍然大悟般地抬起头。

  “里面是苏子容公?”

  他惊问种师中,随即露出惊喜无比的笑容。

  种师中没什么表情地看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