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风乍起,沈括一行缓缓南下,抵达杭州。

  这次他除了奉旨巡视两浙农田水利之外,还秘密地受了判军器监南方作坊的任命。

  因为军器监南方作坊正在研发的火器项目属于皇家内府出资,军器监承办。因此沈括自觉与官家也搭上了一些关系,多少有些受宠若惊,因此也下决心要在这里一展所长,令自己多年所学能够学以致用。

  谁知沈括到了北高峰下的军器监作坊,却发现,这里的火器研发进展远比自己想象得要快。

  竹铳与木炮,都已经做出实物来了,而且试验数据积累了一大堆。

  而且擅长铸铜铸铁的匠人也已到位,正准备铸造铜铳铁炮。

  沈括怎么感觉很快我就无用武之地了?

  最令他惊讶的是,当初承印他各种书籍与文稿的“刻印社”东家明远,竟然是这军器监南方作坊的正式“顾问”,有资格过问军器监中的研发项目与试验。

  “明……明顾问……”

  沈括见到明远,竟有些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位长相格外漂亮的小郎君。

  当然,他也更不会知道,自己能够如愿以偿,返回两浙,主要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从而避开了那些复杂无比的官场倾轧,其实也多拜明远所赐。

  沈括得知自己到来之前,军器监南方作坊的工作一直都由“明顾问”领导之后,多少有些担心,怕工匠们与明远更熟悉,导致自己的话没人听,从而“大权旁落”。

  于是,北高峰下,竹林茅舍中飘起茶香——这是沈括主动拉着明远讨论起了理论知识。

  有沈括这样一位大才与自己讨论火器理论,明远当然欢迎之至。

  他开始向沈括灌输火器的工作原理——火药点燃后迅速产生高温,导致气体体积的成倍增加,从而产生压力,推动火器中的砲弹。

  这一招沈括很快就接住了——

  这位科技史上大名鼎鼎的通才此刻对“气体”的概念已经有所了解,也知道热胀冷缩,所以毫不费力地就接受了明远的观点。

  明远心里暗暗赞叹,对于沈括的理解力与接受力又多了一重认识。

  随即他取来吴坚最新绘制的火铳剖面图,向沈括解释了火铳的是如何工作的。

  沈括再次稳稳地接住了,并且赞同明远的观点用铸铜或者铸铁制造火铳的铳管,能让火铳反复使用,其实比起竹木所制的竹铳木炮,更要节省成本与人工。

  明远非常开心,心想不愧是沈括。

  他接着又拿出自己的建议——他打算在火铳的铳管内添加膛线,当铳管中迅速膨胀的气体急速推动子弹时,能够让子弹沿膛线的方向产生旋转。

  “有了这个旋转的初始速度,子弹能够增加射程,同时能让火铳手瞄得更准,命中率更高。”

  这却是沈括无从得知的知识了,他只能在与明远会面详谈一次之后,反复又做了几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