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2章 举不举?_新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言罢立刻起草文书,还没写完,王隆也持着第五伦的檄文赶到长陵,正好可以抄录多份,一起分发各县。

  王隆还告诉众人一个好消息“昨日耿将军渡渭后,兵临阳陵,阳陵大姓严本曾与伯鱼有点交情,遂举旗响应,自任阳陵宰,耿将军已继续西向,去攻打安陵县了。”

  阳陵之战之所以如此顺利,还是亏得豪强响应,所以各县守土长官的态度,其实并不重要,真正说了算的,是地方上的实力派,本郡的各家豪强们,能否将整个列尉发动起来,得看他们举或不举。

  这也是第五伦遣王隆北渡的原因,他说道“老将军与季正已定郡府县宰,而豪强,就由我去规劝!”

  ……

  五月二十六,日昳时分,长陵县北,濒临渭水的长平馆,当年第五伦就是在此目睹诸豪聚会后,吟下了半首诗。

  长平馆中台阁园榭依旧,斗犬依然带着金项圈大嚼牛肉,王家的大庄园和佃农的小庐舍依然泾渭分明。不同的是,聚集于此的列尉郡诸豪,脸上没了当初的优容闲乐,反而带着慌乱。

  自前日第五伦起兵后,传到渭北来的消息全是乱的。

  “我听说,是大司空王邑在南阳战败,汉兵长驱直入,杀入函谷关了!”

  萧言颇为兴奋,他是萧何后代,在新朝依然是萧乡侯,曾与第五伦一同入选郎官,后来担任“七公干事”,奉命外出征兵,却偷偷溜回家。

  时至今日,萧言忽然记起自家祖先与汉同休的誓言,忽然变成了复汉积极派,叫嚣着要高举炎旗,今日还穿了一身绛色,自诩汉家衣冠。

  “萧乡侯消息有误啊。”

  樊哙的后代,在新朝混得很不好的樊筑则如此说“我怎听闻,是本要奉命南下的第五伦在鸿门举兵了?”

  萧言与第五伦当年曾有小过节,闻言皱眉,但仍然坚持道“那便是第五伦幡然醒悟,起兵响应更始皇帝,为汉前驱!”

  列尉郡的十多家汉时列侯后代纷纷颔首,一边喜滋滋于汉家复立,他们这群功勋之后,是不是又能恢复侯位封地了?一边又有点看不起第五伦,作为田横余孽、王莽忠犬,见事不可为临时反覆,真令人不齿啊。

  高贵的大汉,可是遗老遗少才有资格拱卫的,你第五伦,也配复汉?

  王莽这几年对关中豪强越发苛刻,要求每个奴婢缴纳三千钱的税,为了付关东流寇,征兵居然征到了他们头上!

  过去可以与官府勾结,把赋税和徭役负担转嫁给平民百姓,但随着不少编户齐民逃匿为流民,官府征不够人,豪强们也被迫出血。

  这还得了,对新室的愤恨不满与日俱增,众人今日齐聚一堂,就是商量要不要举兵响应。

  但还得看豪强之首,邛成候王元的态度。

  而王元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