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0章 盖棺定论_新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庙。”

  这种明显“不孝”的行为,却有必须存在的现实意义,毕竟前朝就有人上疏说过,民间祭祀先祖,竟占了家庭每年开支的三分之一,那君主家的祭庙花费又何其庞大?一两个庙轻松,一带传承十余代甚至如春秋战国那样几十代,就不堪重负了。

  于是为了让活人喘口气,才有了毁庙绝祭的规矩。

  第七彪哭诉头道:“臣一想到六七代人后,太上太皇之庙将被陛下的子孙毁去,就心痛啊!”

  这特是有先例的,汉朝在传到元、成的时候,开始扛不住巨大的祭祀开支,于是尽废地方高庙,朝中对废庙的斗争也持续了几代人,一旦倾向废庙的时代,刘太公的太上皇庙往往第二个挨刀——最先被砍的肯定是汉惠帝庙。

  第七彪抬起头道:“但也有不可废弃之庙!”

  第五伦早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卿是想请求,为太上太皇立庙号?”

  谥号是帝王卿大夫的标配,但庙号就稀有得多,自殷商开始,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据第五伦所知,汉朝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太上皇没混上,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汉文帝以圣君形象,是为“太宗”。

  接下来,性格有瑕疵的汉景帝就没得到这资格,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因为晚年政策屡屡出错,不得已下了“罪己诏”,死后在种种非议中未能上庙号。直到几十年后,才被重孙儿汉宣帝刘病已给他追尊为“世宗”,而汉宣自己则因中兴之大功,成为“中宗”。

  到这时候还算严格,可接下来,庙号就像某些颁奖仪式一般,开始忘却初心,失去权威了。

  连第七彪都知道,汉家后期的庙号就是个笑话,他义愤填膺地说道:“汉元帝是高宗、汉成帝为元宗、汉平帝为统宗……”

  彪哥背错了,露馅了,一旁侍从的杜笃咳嗽着提醒他:“中尉,统宗是汉成,元宗是汉平。”

  第七彪丢了小丑,狠狠瞪了杜笃一眼,要你多嘴!他继续道:“不管究竟叫什么,一直听闻这几人都是昏君,他们都能上庙号,太上太皇难道不能?”

  是啊,一个人平平无奇的“坏我家者”,一个是好色无厌****,最后一个更是亡国之君……他们也配?

  第五伦沉吟了,第七彪平素粗鄙,怎么会关心这种事,还不是外人看出来,第五霸于第五伦祖孙情谊深厚,想要借着尊崇第五霸,给他添更多的花,来讨好还活着的第五伦啊!

  但,第五伦最讨厌越俎代庖,老爷子墓前的花,是红是白,是湿是干,哪朵合适哪朵不行,只能我来定,你们也配?

  于是第五伦沉吟后道:“若纯以私心论,予当然希望给太上太皇定庙号,让他永与予并受子孙祭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