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榨取最后的剩余价值(修订完毕)_回到过去当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榨取最后的剩余价值(修订完毕)

  狭义上说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器飞行的动力,广义上说它也是航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如果将航空发动机的百年历史进行划分,那么可以根据其具体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这段时期内,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

  第二个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到21世纪,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并居航空动力的主导地位。

  后世提起我们航空事业的发展,前期最让人心痛的就是航空发动机,技术问题迟迟无法克服,不得已需要采购他国产品,每每提及于此,总是让不少军迷惋惜。

  而这个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空军实力的发展,国产化率也因此受到折扣,直到国产太行系列出厂才算是喘了一口气,但距离国际一流水准,仍有一段距离。

  谈到差距问题,有不少人把问题归咎到我们发展太晚,一步晚,步步赶。

  事实上早在抗战爆发前,我们国家就已经开始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布局,彼时国内国外的差距并不算大。

  当时蒋光头将航空署改组为航空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宋美*任秘书长,看上去对国产飞机支持力度非常大。

  但实际上委员会的成员创办机械厂后,有意制造飞机发动机,并且与寇蒂斯莱特飞机发动机厂、勃莱特惠特尼等飞机公司已经完成飞机发动机技术的转让。

  但偏偏宋美*横插一脚,认为花费太多,直接削弱属下的权限,并且听信意大利顾问的建议,放弃原本规划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转让计划,转向意大利技术。

  你要说意大利的飞机技术差归差,但引进来也不是不能用,可宋美*就是拖拖拉拉,不肯通过技术采购方案,最后到了抗战爆发,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引进彻底流产,国内国外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就这还没完,经不住属下埋怨,宋美*干脆直言:“反对和美国合作生产飞机,认为远不济急,不如购买现成货。”

  也是,造不如买,不买哪有油水可赚。

  想到这里的程诺忍不住摇摇头,心说也就是四川了,要是换成上海、广州等地造飞机,后面说不定被这群买办给盘剥成什么样子。

  不过距离蒋光头上位还有一段时间,足够程诺去发育积累了。

  晃晃脑袋,把刚刚那些负面情绪给排空,程诺三步并两步,很快就来到了克虏伯公司的车间门口。

  恰巧看到哈伯正站在门口,焦急地走来走去。

  抬头碰见程诺,哈伯立马双手迎了过来:“我亲爱的朋友,终于见到你了,这些天我快把你想死了。”

  看着对方风尘仆仆的样子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