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接头,出发_盖世双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石头,并按照一定的方法摆在了某个墙角处。

  阑那年头的街道可不比现在,那时在路边随处可见石子儿树枝这类东西,且数量多得很,几块摆在墙角的小石子,一般人根本不会去看一眼。

  但对于知晓暗号意义的人来说,看到这些石子儿后,就能知道自己在等的人已经到了,且已经在旁边的店里住下。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万一地上的石子暗号在被接头人看到之前,被不相干的路人或者动物无意间破坏了咋办?

  害,明天再摆一遍呗。咱还说店里的情况……他们入住的这家旅店,其老板自然也是收了这两个接头人钱财的,但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搞什么名堂,也不会去多问……反正这个港口的间谍活动多得很,也不差这一个,少问问题反而更安全。

  “可以。”听到对方的要求后,魏公公并没有犹豫,只是澹定地应了一声,就把自己贴身带着的一块腰牌递给了对方。

  阑对方接过腰牌,在灯光下仔细端详了几秒,然后又毕恭毕敬地将其呈还给了魏谦。

  “初次见面,在下幸五郎……”幸五郎递还了腰牌后,就低头行了个礼,随即又微微转头示意了一下身后那位在用三味线给他们的对话做

  “声音掩护”的兄弟,

  “这位是舍弟健太,请多关照。”这里提一嘴,日本人说

  “舍弟”的时候,指的很可能不是亲弟弟,而是

  “义弟”,您如果看过那种

  “极道”题材的日剧应该有印象,他们的

  “大哥”在外人面前介绍自己小弟时,就常用

  “舍弟”这种叫法。至于这个幸五郎为什么在介绍自己和舍弟时只说了名字,没有说姓呢,其实很简单……他们压根儿没有。

  当时日本其实大部分平民都没有姓,

  “姓”和

  “氏”都是统治阶级或者没落贵族才有的,后者成年前还有所谓的童名,且

  “姓名”和

  “氏名”也有区别,当然这块我就不展开细讲了免得你们说我水啊。总之,平民阶级要获得姓氏,一般得先成为武士阶级,然后由统治阶级来封赏。

  看到这儿您可能也就明白了,前文中出现过的

  “寺岛康平”和

  “太郎”就是这种情况:寺岛虽然只是一个羸弱的小藩国中的下级武士,但好歹也是武士阶级,所以他有姓氏;而太郎只是平民家的孩子,所以只有个名儿。

  阑还有,那位和孙哥挺投缘的阴阳师

  “贺茂隼人”,便属于是名门之后了,哪怕他这一支落魄了,但姓氏还是没丢。

  书归正文……眼下,这幸五郎和健太,毫无疑问就是所谓的日奸,通过给大朙朝廷效力赚取钱财。

  他们平日里就有自己的渠道与朙那边取得联系,所以这次已提前获知了魏公公和

  “孙桑”、

  “黄桑”要来这边走一趟,并做好了接应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