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泓轩帝兢兢业业,草原族虎视眈眈_儒道读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数官员们认为,眼下朝廷正在打仗,处于用人之际。

  大家之所以为杜宁请功,就是希望泓轩帝能够召杜宁入京任职,为国家效力,这才是当务之急。

  然而贤王党的官员却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借口阻挠杜宁入仕,就算是再怎么有恩怨也好,也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这种事情。

  为此,官员们在金銮殿上吵了一架,最终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结果。

  泓轩帝看在眼里,心里也对“杜宁”这个名字越发感兴趣。

  能够被官员如此争议的人并不多,若是能为己所用,必定能够成为自己处理朝政的左膀右臂。

  “好了,诸位爱卿不必再争吵了。”

  泓轩帝说道:“国学宫已经破例开科,有什么事情,等科举结束以后再议,当务之急是要讨乱如何平定蛮族与匈奴的进犯。”

  百官沉默。

  泓轩帝没有把话说完,但大家也都能看出泓轩帝的意思。

  若是杜宁具有真才实学,且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的话,肯定不会错过今年的府试。

  府试结束以后,如果杜宁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话,泓轩帝就可以召杜宁进京为官,就算是贤王党的官员反对也没有用。

  这一刻,贤王党的官员有些慌了。

  杜宁是县试金榜桉首,后在苏州文院学习,在儒道方面有着很高的修为。

  以杜宁的天赋,只怕在府试中金榜题名也不是什么难事。

  贤王党的官员知道,泓轩帝已经有意让杜宁进京了。

  现在,泓轩帝仅仅只差一个理由而已。

  退一步说,若是杜宁落榜的话,那其他的官员再怎么支持杜宁也没用。

  府试都中不了榜,又有什么资格进京?岂不是平添笑话?

  接下来,泓轩帝与百官尽快处理日常朝政以后,就利用剩下来的时间讨论战事。

  首先由兵部官员汇报前线战况、粮草运输、武器打造,以及各种后援进展等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群臣皆站在相同的立场发表各自的主张,或是引荐人才担任重要的官职,以确保前线胜利。

  泓轩帝毕竟年轻,很多东西都不懂。

  于是他先让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让诸王进行讨论交流,并将特别重要的事情让冯公公代笔记录。

  退朝以后。

  泓轩帝在御书房独自批阅奏折。

  中书阁的官吏不断将文书送入其中,又不断将文书送回中书阁,再由中书阁派发各地实行。

  “真没想到,这位小皇帝居然可以将中书阁那么多的文书处理得仅仅有条,真是让人开了眼界。”

  “虽说是一国之君,可还是一个十二岁大的孩子,年纪这么小就把江山的重担扛在稚嫩的肩膀上,不容易啊!”

  “新主在先皇跟前尽孝道的时候,就在一旁看着先皇批阅奏折,先皇批阅到几点,他就侍奉到几点,从未间断过,要换做是别人早就累趴下了。”

  “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