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千零二十章 扩展_神话版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其实是有些粗糙的,而且目前威硕主要做的其实不是这个。”刘晔抬头解释道,随后就明显有些叹息。

  “也去搞教育了?”陈曦嘿嘿一笑,刘晔点了点头。

  以前对于搞教育,汉室的官僚其实并不怎么注重,哪怕中国自古都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基本是个人都知道学习是一条好出路,问题在于要结合实际啊。

  也就这几年是真正有了学习的需求,也能提供足够多运用这份知识的职位,避免了荀爽当时说的那句,我们教出来了那么多的学生,我们能提供多少个职位这一问题。

  不过按照陈曦的估计,这个问题出现已经近在眼前了,很快就会有一批新的学生出来,不能再享受到以前那种待遇,至于某些定向的需求,估摸着应该是属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这也是当初元凤六年朝会的时候,陈曦和荀爽,陈纪这群人直接开撕,最后定下了后期教育的基调,刘琰现在搞得大概就接近于陈曦当时说的专业性知识的培训。

  汉室目前很缺数术专业的人员,这个行业真要说的话,其实是人均工具人,但架不住工具人确实是好用,很多其他行业都需要用工具人来提高效率。

  然而专业级别的数学职业者,其实并不容易培养,哪怕不需要划分的像之后那么详细,光是一个会计、统计就足够让人一目了然的看清楚这几年整体的情况,可就算这种人居然也不容易培养,陈曦偶尔也想骂人。

  现实点说,并不是太难培养,而是一个专业人员培养出来需要三年,可伸手要的人怕不是有三十个,刘琰也是因为注意到这一点,拿着自己的预算去搞教育了。

  实际上,如果现在将刘备麾下的文臣分为偏政务和偏事务的话,那么但凡是偏事务的官员,比方说孙乾,糜竺,简雍,刘琰其实都被逼着在搞教育。

  只不过这哥几个搞教育的针对性非常明确,他们就是给自己培训自己需求的人员,非常明确的自产自销,坚定的不和其他人混在一起。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群人培育的其实都是定向专科生,而诸如陈曦,诸葛亮,李优这些虽说也有分管教育,但这些人很少定向培育专科生,他们主要以培育政务官为核心。

  毕竟按照这几年的发展,从兖州农粮那件事看来,官僚的节操也就那回事,并不会因为陈曦懂经济,不能欺上瞒下,他们就会停止上下其手。

  所以接下来需要加强一下制度的管理,满宠、崔琰、刘琰的监察体系也是为此事所准备的,接下来几年,可能会有不少的官僚下台,这些新培育的政务官也是为此事所准备的。

  想让所有人清正廉明什么的,陈曦压根不抱希望,再好的制度都顶不住一群人削尖脑袋去尝试钻空子。

  严格执行的制度更多是为了让大多数人少去试探,并不能彻底阻止某些人践踏的行为,而遇到后者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取而代之,所以陈曦也就懒得浪费时间,直接准备好可以取而代之的人员。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