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 检查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行驶在路上,林浩此时的心情有一些小激动。因为这算是第二次见张导了,也或许算一次验收。毕竟张导和林浩的见面算不上多,但联系肯定不算少。

  三不五时,张导就会有电话。

  林浩猜测的是,自己和角色之间有不少相差的地方需要改进,所以张导才会给他时不时布置一些任务。有时候是看书学习,做教案,毕竟是乡村教师嘛;有时候是学习方言,拍摄的时候可能用到;还有练武,从和武行套招以及太极开始,张导说下一部戏可能会用上他,这也让他有些激动。

  总之,这些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比较长期,也就是说等到体验生活的时候再来准备可能来不及。所以说非要算准备时间的话,到开始体验生活之前,林浩应该是准备一年了。

  这些准备工作不一定能用上,就像是有时候废了千辛万苦拍出来的镜头,也会剪掉一样。但林浩都一一去执行了,并且是真的当做必修课去干。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毕竟心理年龄这么大了。既然都已经下了决心,也放弃了很多,那就认真做好。

  张导一直会检查林浩的进展情况,所以当他第一次派人检查的时候,去的人就惊了。因为一件事情如果找对了方向,那下没下苦功,还是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的。

  林浩的进步,自然是被看见了。

  这之后,张导就时不时会给自己来个电话,主要是提新的需求,也就是以后角色可能会用到的地方。林浩不仅是应下还都努力去做了,而这种脚踏实地的做法颇为让张导好感。

  肯定地说,张导是一个务实的人。

  这点从他之后竞选08奥运会导演就可以看出,那一年组委会竞标的时候,就他准备了两卡车的方案,把所有的预设情况都想到了。

  组委会的人都惊呆了。

  而看看其他导演:陈恺歌戴着个墨镜,单枪匹马带着他手写以表诚意的稿子去了,还兴高采烈念了首诗,结果人家说要的是具体方案,被淘汰。这一点去竞选的李安也有些类似,“为学犹如金字塔”,直接被人说太虚无缥缈,也被淘汰。

  因此无疑他是得到了导演的赞赏的。

  这些赞赏带来的效果包括,假期还帮忙去探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路,为电影里面演员的选角做准备。

  张导上半年要拍的这部电影改编自《天上有个太阳》,不过张导的要求是演员必须是原生态的,非职业演员。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演员,或者说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演员的学生们非常难以控制,意外状况也会很多。

  所以其实这件事情公布的时候就引起了很大轰动,因为很少有人敢下这么大的赌注。当然,也有一大批批判他拍摄国内落后的地方,来讨好国外的声音。

  因此张导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拍的好或许不会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