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四十二 漠州的建立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产地,亦或者是肥沃土壤地区,战略要地之类的,他都花了时间一点一点的描述,标注,然后交给临淄营绘图小组一点一点的完成。

  现在大体上已经完成了,把这幅图交给郭瑾,打开他的视野,让他不再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这一亩三分地上。

  让他知道神州在什么地方,和整个世界比起来,又是如何的一块局限之地。

  同时,把帝国极壁的概念告诉他,让他知道分封制和封建制的优劣所在,让他知道今后若不想造成兄弟相残的局面,又该如何破局。

  为他重塑世界观。

  世界观非常重要,走出天圆地方的束缚,走出世界之中的地理概念,重新塑造一个真实的大洲大洋的概念,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周围又是什么。

  视野的开阔决定了政策的高度。

  而这恰恰是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前人类所不具备的。

  仅仅是一幅地图,却是人类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一个人具备世界观念的最开端,是最原始的世界观的启迪。

  人类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坚持包括贪婪,都浓缩在这样的一张地图上了。

  知道世界之大和不知道世界之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中国之外,还有世界,世界之大,无可想象。

  所以,走出去吧,全部走出去,走出这片丰饶的大地,去开辟全新的,一样丰饶的土地。

  从最开始就要知道神州之外还有什么,要知道他所身处的地方在全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然后,走出去。

  走出循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去,从神州大地上走出去,去开拓新的未来,开拓新的可能,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开拓,如此,才能真正的走出去!

  郭某人对此毫不怀疑!

  而从这一刻开始,知道了世界之大的郭瑾也将再无疑惑,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所设想的未来版图的构造到底是起于什么样的构想了。

  延德五年十月底,北伐战争的战后事务大体上完结。

  军队的赏赐,官员的赏赐和人员晋升、降职的问题终于理顺了。

  什么人晋升,什么人降职,什么人可以得到赏赐,什么人要赶回老家,这种事情是明明白白的。

  郭瑾在担任监国太子期间记录下来的那个小本本成为了郭鹏对待官员态度的决定性存在。

  那些被记录下来的态度不端正的甚至对太子不恭敬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不是降职就是赶走。

  而那些勤勤恳恳办事的,则得到了一定的升迁。

  空缺出来的职位,则更换新人官员来做。

  当然这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真正的大事是郭鹏宣布成立一个囊括他所攻取的绝大部分草原的全新的行政州,称为漠州。

  这是中原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要对草原地区行使主权,并且建立行政州,派遣官员前往进行治理。

  郭鹏提出自己的计划,即先期移民三十万进入草原地区,开展畜牧养殖产业的试点。

  以幽并二州早已开始的畜牧产业为基础,将其在偌大的草原上发扬光大。

  郭鹏提出,要让草原成为魏帝国内地的肉和奶的生产基地。

  他要让草原上出产的肉羊肉牛和奶产品大量大量的进入中原地区,以此降低肉和奶的价格,让更多的人可以吃到更多的肉,喝到更多的奶。

  原并州刺史夏侯惇改任漠州刺史,全面负责拉起漠州的建设任务,并州刺史一职另外交给他人负责。

  郭鹏在发布的正式圣旨诏令里说,这是前朝所没有过的事情,这是前朝未曾经历过的事情。

  他知道难度很大,没有经验,可能会导致损失,但是他一定要去做。

  历代王朝都消灭了草原上的敌人而没有选择占领草原,因为觉得草原上没有任何经济优势,只会拖累中原经济,不能给与帮助。

  可是不占据草原的结果就是草原上接二连三的出现强大的部族。

  从商州时期的戎族,再到战国秦汉时期的匈奴,以及后来的鲜卑,一个比一个强,一个比一个难对付。

  最终,契丹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