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百零五 幸甚,鲁子敬!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再后来是称帝以前的内阁。

  这个群体人数绝对不能算多,目前,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到重用,基本上都在掌握实权。

  他们这一群体在郭鹏称帝以前是郭氏故吏,这是一重君主关系。

  称帝以后又是魏天子郭鹏的臣子,这是二重君主关系。

  郭鹏对他们的双重君主身份压上来,那感觉……啧啧啧,这使得他们具有几乎无条件为郭鹏效忠乃至效死的政治义务。

  在当下社会看来,这一群人之中任何不服从郭鹏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比起一般臣子,他们所要面临的后果更加严重。

  就算不死,也会引发社会性死亡的严重后果,牵连家人、后代还有其他族人。

  所以这一群体被广泛认为是郭鹏的绝对亲信、死忠,对郭鹏的忠诚和服从都是远超旁人的。

  他们有义务。

  承担如此严重的政治义务,面临巨大的风险,那么自然也会得到郭鹏在政治前途上的大力提拔。

  较之一般官员,这一群体的官员晋升起来更加轻松,掌握的实权更多,职责相当重大,被看作是魏帝国的骄子们,官中之官,因此广受羡慕嫉妒恨。

  曹氏和夏侯氏就不说了,糜氏也是如此,其余发达的外姓将领也是如此,后来的满宠等人也是如此,包括如今的郭氏故吏集中营的内阁。

  这是第一等级。

  然后是第二等级。

  第二等级就是非郭氏故吏出身的内阁与参谋台出身官员。

  这两地的官员除去那些郭氏故吏出身的,剩下的那批人因为官署在宫城内,最常和郭鹏相处,最频繁密切的接触郭鹏,甚至得到了和郭鹏吃一锅饭的荣耀,因此在晋升前途上也被广泛看好。

  虽然不如郭氏故吏,但是因为在宫城内办公,接触皇帝次数多,被外放其他部门或地方做官的时候也会得到照顾,做出功绩之后也会优先提拔或优先召回洛阳,政治前途较为平坦。

  他们也被其他官员羡慕着。

  接下来第三等级就是尚书台和御史台的官员了。

  尚书台的官员最多,御史台次之,但是综合算起来,御史台的首脑郭鸿是魏室宗亲,郭鸿的副手桥蕤又是郭鹏后妃大小桥的父亲,所以御史台的待遇明显要比尚书台好。

  尚书台的官员最多,责任最重大,事物最繁忙,也是士人官僚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论及亲疏待遇,在京官群体里算是最低的。

  郭鹏和士人官僚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挺暧昧的,用是真的用,但是打压也是真的打压。

  尽管如此,也算是京官。

  这三个等级的京官在政治资源和生活条件上都比较优越,尤其比起那些开始做官就在地方上的人来说,条件就更加优越了。

  后面四五六等级都是地方官员,在中央官员看来,如果不是为了历练和增加经验而被外放,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