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奇货可居(求月票)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昨晚张敞喝多了,宾客人多嘴杂,他们未能如愿交流,只粗略聊了几句,眼下张敞便将袖中那卷书双手奉与任弘。

  “昨日西安侯说欲借阅《春秋左氏传》,我家中所藏虽然不多,但还是带来了一卷。”

  任弘惺惺作态:“先贤典籍,我应该亲自登门去请才行。”

  二人说着话进了书房,里面和很多有钱人家的书房一样,虽然大,却空空如也。

  “刚搬过来,未来得及收书藏书。”任弘有些尴尬,请张敞坐下后,满怀期待地翻开了那卷竹简。

  真是怀念啊,他前世读书时十分喜欢《左传》,起码读了三遍,而今又能一观,不知会有什么感触呢?或许又可以像读史记那样,来一篇又臭又长的读后感了,真是开心啊!

  可等他解开绳索,将竹简舒展开一看后,面色却僵住了,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子高。”

  任弘僵硬地抬起头:“你这书上的文字,莫非是……大篆?”

  ……

  任弘能认得汉隶书,因为与后世的繁体字区别当真不大。

  秦时的小篆虽然笔画字形有点怪,但任弘也能认出几成。

  可这大篆,尤其是不知道是齐地还是鲁地的地方文字,早就失传几百年了,它们不认识任弘,任弘也不认识它们啊!

  张敞却不以为然,笑道:“时人常称《公羊》《榖梁》为今文春秋,而《左传》为古文春秋,当然是以古文记述了!”

  这《春秋》乃是孔子所作自不必说,然其经文言简义深,才一万多字,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而注释《春秋》的书,从战国以来,主要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总之三家所做之传大不相同,公羊在齐地传播,属于齐学,榖梁主要在鲁地传播,属于鲁学。刚开始时口传要义,传了几代以后,始写成文字。

  公羊偏向权变,而榖梁更为保守,在对春秋每一句话的解释上都分歧极大,随着学派扩张,双方见面就掐,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而到了汉武帝时,公羊派出了两个人才,公孙弘和董仲舒,一个在朝为白衣丞相,一个理论卓越,以“大一统”说动汉武帝。从而推进了儒学的官方化,废黜百家,表彰六经,从此公羊春秋跻身五经博士之首,齐学大盛。

  而因为不懂得变通迎合汉武帝,被当成异端排挤的榖梁春秋则没有混到一个博士之位,只能在野艰难发展。

  不过鲁学劲头依然很足,在努力向朝中渗透,如今的大鸿胪韦贤便是鲁学首脑,贤良文学之首。孔子十二世孙,大儒孔安国也尚在人世,反倒是公羊派人才凋零了不少。

  齐学鲁学虽然打得热闹,但毕竟都是关东人嘛,当有了共同的敌人时,还是会勾结在一起。

  这两家在汉武帝后期,开始因为共同的利益联合,形成了今日布满朝野的贤良文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