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入轨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入轨

  “遥测信号正常”

  “光学、雷达跟踪正常”

  “程序转弯”

  “……”

  当火箭成功飞起来,而不是原地炸成烟花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经开始欢呼了,但真正的从业和知情人员却只是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还有两次分离,多次调整轨道,最后精准地将卫星送入轨道才能算作圆满。

  整套从发射到入轨的流程全部由郭申综合了阿美和华国特点后制定,理论上非常可靠。

  虽然没有国家级的雷达站测控,但依靠民用雷达同样能达到要求。

  直播的摄像机一直稳稳地将火箭框在画面中央,一直到火箭一级脱离以前,都能拍摄到清晰的光学影像。

  当看到火箭的尾焰稳定而强烈,姿态也平稳时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的人基本已经认为火箭发射成功,纷纷在弹幕上表示了祝福和进行许愿。

  虽然不知道对着向上飞的火箭而不是向下飞的流星,许愿会不会结果相反,但每年这样做的人确实不少。

  或许这个就叫科学迷信。

  “一级脱离!”

  当火箭飞到肉眼几乎看不见的时候,火箭一级按程序进行了分离操作,同样没有任何意外。

  两台二级的K30液氧煤油发动机顺利点火,继续将上面两级送往太空。

  又过了一分钟,二级火箭脱离,只剩一台K30发动机的三级火箭带着卫星继续向近地轨道前进。

  此时火箭的速度已经足够,发动机关机,将会等十分钟左右飘到离地300公里左右近地轨道时再减速,最后泊入轨道。

  到了这个时候控制室里的人还不能掉以轻心,但对于场外的研究员来说,成功已经是90%的事了。

  “林炬,祝贺你们,第一枚民营航天的火箭就送上去了质量400公斤的卫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借你吉言,唐教授。不过还是要等几分钟我才安心。”

  林炬回应唐伟天的道喜,然后又看向周瑞和童培强二人:

  “周老师,童主任,马上就到你们的卫星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林炬伱放心,卫星绝不会出问题,里面有两套冗余系统,我们绝对保证卫星的安全可靠。”

  “是啊林厂长,这个机会我们可看重的很,下一次代价就大了哟。”

  童培强还开玩笑地打趣了一句,林炬听后也只是嘿嘿一笑。

  新远一号发射成功就证明了它有商业卫星发射的能力,之后肯定是要收钱了。

  别以为商业卫星发射就是高大上的间谍、通讯卫星,其实小国的需求也很多。

  很多国外国内大学都会制造小型卫星,但一般无力支付全部费用,会采用“搭便车”的方式。

  也就是造一个几公斤或十几公斤的迷你卫星,和其余的卫星发射商业订单拼团。

  这部分市场相当庞大,所以小型火箭的利润其实不小,只要接到单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