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提升_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提升

  从新远拖拉机厂到新远宇航动力,除了让人羡慕的技术和加工实力外,剩下的奇怪之处就是研发部。

  研发部,几乎是任何技术类企业都会存在的部门,当然以前也有叫技术科的。

  但是新远的研发部不一样,不管是实地干活的还是理论设计,只要是技能类统统要在研发部挂职。

  姜天浩虽然年轻,但他已经是三年的老员工了。

  没错,拖拉机厂时期他就进来当学徒,主要工作是钳工。

  这可是个忙碌的活,尤其是拖拉机厂加工的部件比较少,为了省钱一些工序都会交给钳工解决。

  后来拖拉机厂改造火箭他这样一个普通技术类工人也没有被辞退,反而继续跟着工作,不过只能负责边角部分。

  曾经带过他的师傅现在也只能算中游,多次告诫他要提升技术,不然迟早呆不下去。

  但姜天浩本身就不算聪明,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来镇拖拉机厂找工作,虽然也不算懒会学习,但有的人天生学习天赋有限,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提升是真的缓慢。

  8月底工厂二次升级,研发部就拉着全厂工人一起搞培训。

  加上新人,每三四个人能有个师傅,但教他们的师傅同样也要学习,自学更高深的技术以及航天的生产标准规范。

  按理说这时候他们的学习进度不会太快,成年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慢才对。

  然而在研发部的计划下学习的时候,姜天浩感觉自己脑子似乎都变聪明了,学习进度也是开始变快。

  不仅是他,几乎所有人都发现原本看不进去的技术书籍能一点点啃动了,电焊的手越来越稳,摸过工件表面也能体会到大师傅们的“手感”了。

  在林炬的钞能力推动下,这些员工都成为了系统研究所学徒和低级工程师,增加投入或者开展项目可以进行训练来提升技能。

  这个提升速度不算快,但是同样胜在只要能学习就有收获,和开挂学习机差不多。

  当然从低到高提升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不过工厂的中坚本就是低中级工程师和技工,高级的需求并不是很多。

  姜天浩在培训的十五天里体会到了从小到大都没有过的感受,每次获取新知识的时候都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愉悦,完全没有以前的迟钝。

  哪怕是培训结束进入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感觉自己的手艺在慢慢提升,带过他的师傅已经说再过一年就有考四级钳工的实力,让他更加兴奋。

  要知道,一般能取得四级钳工证明的都是十年以上从业人员,这岂不是说他也算个天才?

  现在研发部每周都会开技术会议,讲解从低到高、从加工到设计的逻辑思路和分享新的技术方法,效果更是显著。

  厂里技术人才普遍素质上升,使得郭申能够将高标准的规范彻底落实,这就进一步提升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