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1章 内修政理,以待天时_三国:从刷好感开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内修政理,以待天时

  成都县令这个职位有些尴尬,一县之令多是本县身份最高之人,但成都县令出门遇个官就比自己大,每日破事还一堆。

  而且大王就在眼前,别说作威作福了,想上班摸个鱼都不行。

  但是,这个职位就像张翼的江阳县令一般,都是为了考察,为今后高升做跳板的。

  在确定了发展计划的现在,马谡尤其忙碌,虽尚未畅谈尽兴,也匆匆告退了。

  之后刘禅又提到了关兴。

  为了让刘禅更好的拢住人心,老刘特意将赤星军众人的封赏空了出来,等刘禅安排好了再把名单报给他即可。

  关兴虽不是赤星军成员,但作为关羽之子,未来或许就能成为儿子的股肱之臣。

  因此老刘在会前便与儿子谈及了关兴的安排,二人最终决定让他担任军师将军司马。

  关兴其人性格与其兄关平不同,自幼熟读兵书战策、经史子集的他,用兵多有正奇之变,战时于中军指挥战阵,虽有武艺在身而不喜逞孤勇。

  有鉴于此,刘禅想着让他跟在诸葛亮身边,多学些东西,日后好当大任。

  自己虽也和关兴说过一些理念,但他的性格并不太适合自己的战法,学战阵还是跟着诸葛叔学更好。

  对这件事情诸葛亮自然也欣然同意,即便没有刘禅甚至关羽的关系,他亦曾听闻关兴少年游学时的好名声。

  何况此次奔袭房陵成功,一举拿下曹军后方城池,亦让诸葛亮十分欣赏。

  “太子放心,安国且暂随亮修习治军战阵可矣。”

  事情说罢,刘禅未再多留,虽然他很想像以前一样,终日拉着诸葛叔谈天说地,但如今还不是时候,二人都有许多事情要忙。

  出了大司马府,刘禅却忽然有个想法。

  这种一对一的传帮带式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更有针对性,更能因材施教。

  然而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对于人才需求量极大的季汉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更不要说自己心中还装着更远大的计划,而在推行计划的过程中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才。

  完全借助世家大族吗?

  历史上自曹丕之后的曹家,已经给自己打了个最好的样。

  是时候,该着手教育和人才培养了。

  当然,这不是说他打算在此时就想彻底打破知识垄断,大搞科举,挖掉世家大族的根……

  如今北伐尚未开始,季汉要是自己先乱了起来,恐怕曹丕枕着老爹的姬妾做梦时都能笑醒。

  但仍旧可以先组织会造纸的匠人,像支持王叔和那样,给他们提供生活的保障与良好的环境。

  将奖励机制搞起来,让他们将现在的纸张进一步改良,先生产出合格的纸,这将是一切的基础。

  同时将类似黄忠一般,没有能力再上场厮杀,却经验丰富、只挂虚职的老将集中起来,办一个军官学校。

  先从大族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