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专业人才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00块大洋到手,韩勇的底气足了。山上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运矿石,按现在的生产速度,平均一星期就能够采到几百公斤的矿石。如果品位不变,差不多相当于每星期有1500块大洋的收入。

  在当年,3块大洋可以在客栈里连吃带住一个月。根据综合比价计算,一块大洋相当于今天的35元钱,如果仅仅是按食品来计算,则价值更大一些,因为当年的食品价格比今天要低得多。如果每星期收入1500块大洋,一个月就是6000块,相当于今天的20万元。对于这支仅朱泾村那么多人的队伍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有了这样一笔钱,韩勇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规划护村队的前程了。

  韩勇收到杨启明带回来的钱,马上安排人去各位矿工们的家里,给每家发了10块大洋。不少矿工家里都已经快断顿了,收到10块大洋,大人小孩都高兴坏了。女人们连忙安排着上街买米买肉,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做一顿好吃的,让他们的肚子里进一些久违的荤腥。对于山上的男人,女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纷纷托护村队的士兵给他们带去换洗衣服和吃食。护村队的士兵收下了衣服,但把吃食给这些家庭留下了,他们告诉矿工家属说:矿上吃的非常好,顿顿有肉,他们就不用惦记了。

  每户人家10块大洋的收入迅速地形成了示范效应,韩勇适时地放出风来,说还要再招收一批矿工。话刚传出去,护村队的营部就被周围各村涌来的青壮汉子们挤满了。

  “排队排队,不要挤!”负责招聘的护村队士兵杨金水和沈万财扯着嗓子维持着秩序。这俩人名字听起来就是挺喜庆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杨启明故意挑选的。

  “你,过来,报上名字,家住哪里。”

  “韩修平,山南韩家人。”

  “干过什么?”

  “种地,上山采过石头。”

  “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

  “18岁,家里有爷爷奶奶,父母,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知道挖煤危险吗?”

  “知道,我愿意去。”

  “好吧,在这里按个手印,先领5块大洋的工钱当安家费,明天带着换洗衣服来报到。跟家人说一声,半年不能回家。每个月初五叫家人来保安队领上个月的工钱。”

  名叫韩修平的农民高高兴兴地在劳动协议上按了个手印,拿着5块大洋,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飞奔而走了。

  在当年,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信用环境,协议这种东西,对于农民来说根本就是靠不住的东西。韩勇想出来一个办法,他村子上的元老们坐镇护村队的营部,所有报名参加采矿的人,都必须由村上的老人作保,经村上上的元老验证过身份无误,才能聘用。而所有的聘用合同,也是请元老们看过,确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