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四十二章:冰火两重天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因很简单,“汉王”进京之路经过的都是“红旗军”实际控制区。

  太多州城府县已经执行“汉王”法度多年,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水平日渐提高,他们大多数是“汉王”的铁杆支持者。

  春天京师内城和“汉堡”开始大修大建之时,刻意招募京城内和周边的居民、农民、匠户做工。

  动用了足八万男女劳动力,每天管早、中两顿饭确保每人得到四个二两重的白面炊饼,白米粥管饱,隔三差五给些诸如禽蛋、大肉丸子、海鱼罐头之类的荤腥。

  几个月下来,许多面有菜色的劳工养壮实了不少。

  平均每月给予参与修筑的劳动力一两块银币作为报酬,使得超过五万户家庭受益。

  不算上材料费和伙食费,单工钱就发放了一百多万块银币,直接的结果就是基本消灭了京师城里、城郊的赤贫之人,使得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在黄汉眼里,大明依旧是个极度缺少工业基础的农业国,大力发展工业才是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

  以后的几十年里需要的投入巨大,能够创造的工作机会多着呢。

  不仅仅是发动政府投资的惠民工程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

  重工业、轻工业、采掘业都要大发展,煤矿、铁矿、石矿,钢铁厂、车辆厂、船舶机械厂、纱厂、织布厂、毛巾厂等等都要扩大生产规模。

  有些人之所以贫穷,其实是自己不懂得改变,经过这一次参与集体劳动,体会到了吃饱肚子拿到月钱的好处,愿意改变原先的生活方式进入工厂做工的比比皆是。

  人人都说“汉王”好,果不其然,黄汉来到广渠门外之时,怀着感恩的心主动前来迎接的军民高达二十万,“‘汉王’万岁!万万岁!”的山呼声响彻云霄。

  挑头喊出“汉王”万岁的有可能不是普通老百姓,应该是黄四方、李三娘子等等安排的旗卫,但是响应者成千上万却不是制造的假象。

  冰火两重天,跟广渠门外热火朝天截然不同,紫禁城内死气沉沉,太监、宫女知道皇帝心情很糟,一个个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出。

  “汉王”来到广渠门外的消息东厂、锦衣卫当然会向皇帝如实回禀,可是崇祯却是束手无策,唯有自己在御书房乱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汉堡”的修建已经完成,用不着十万将士驻防,常驻一个甲种营、三个千户卫所军足以应对突发事件。

  黄汉没有在“汉堡”驻扎而是堂而皇之进入内城入住“汉王”府,说实话,王府建成后,黄汉从来没有见到过,更加谈不上入住。

  “汉堡”内学校、医院、商业街、衙门、城隍庙、道观、寺院、兵营等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还建造了许多独门独院的小楼类似于后世的小别墅,这些带卫生间、自来水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