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章 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章后半部分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章后半部分写的贼精彩!七千字章)

  刘文泰是个并不高明的阴谋家。

  常风和杨一清一番查访,发现《王天官传》竟遍布京城的书铺、书摊。

  这反而好查了。

  大明印刷图书,书封上都要写明负责印刷的书堂名。书堂就相当于后世的出版社。

  《王天官传》虽写的是“陕甘长安堂印”。常风却认为,这样大规模的印刷一定是在北直隶当地。

  常风跟杨一清讯问了几个书铺掌柜,皆供认这一批书乃是京城里有名的书堂,日新堂印制送来的。

  二人来到了顺藤摸瓜,扮作打算出书的文人,来到了日新堂。

  日新堂内,一位坐案先生正在跟一个富商攀谈。常风则跟杨一清排在富商身后。

  坐案先生滔滔不绝:“只要交一百两银子,就可以把您的诗词付梓,传之后世。您就成了响当当的文人骚客!”

  弘治朝一百两银子的购买力,大致等于后世的十万块。

  后世大部分书籍都是自费出书,费用差不多也是十万块买书号送三千册精装印刷。

  只要肯出钱,就算小学生作文照样能够出版成册。

  不肯出钱,对不住,就算你有莫、余之才,也没人给你出版。

  几百年了,出书费用都差不多。真的是很良心!

  常风听到这话眉头紧蹙。他一直认为有才学的人作的文章才能结集出书。

  万万没想到,只需百两银子就能付梓。

  那富商满脸堆笑:“一百两银子,买个文人骚客的名头,实在是划算的很!”

  说完富商就从袖中掏出一张百两的银票:“书啥时候印好?”

  坐案先生答:“得等四个月。您要是加急,就另付百两。一个月就能雕版付梓。”

  富商笑道:“我不急。没必要另付那么多银子。那四个月后我来取书。”

  坐案先生送走了富商。问常风和杨一清:“二位先生也要出书嘛?”

  常风给杨一清使了个眼色。

  杨一清直接亮明了刑部郎中的腰牌:“刑部的。”

  坐案先生大惊失色:“刑刑部?”

  刑部的办案手段虽不及锦衣卫狠辣,但对老百姓来说,同样属于沾上必倒霉的存在。

  杨一清道:“去,把你们东家叫出来!”

  不多时,日新堂的东家刘锦文来到了常风和杨一清面前。

  在遍地大人物的京城,刘锦文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这个人却在出版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在大明建立了商业化出版模式。

  刘锦文始终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平时没少给京城的文官们出书,跟不少高官打过交道。

  他朝着常风、杨一清一拱手,不卑不亢的说:“二位大人找小的有何贵干?”

  常风直接把那本《王天官传》放在了桌上:“此书是伱们书堂出的吧?”

  刘锦文拿起来看了看:“是我们出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