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章 火箭改进型_大明的工业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改造,三十台第二代蒸汽机,终于是改造完成了。

  朱舜也可以放心研究工业母机了,研究工业母机需要大量的银子投入。

  在研究工业母机以前,朱舜决定先把机械锯床研究出来,实现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量产化。

  北平机械局的匠人打造这两种需求最大的新式机械,全是手工打造,用锯子一点一点的加工出来。

  这也就造成了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生产效率,一直上不去。

  手工切割木材,太慢了。

  一天能切割出来几十米木材,速度就已经很快了。

  机械锯床却能做到30~60m/s。

  一秒钟切割三十米到六十米。

  一天几十米和一秒钟三十米,这其中的差距,云泥之别。

  在煤炭和钢铁没有量产化以前,耗费大量钢铁的蒸汽工厂,造价很高。

  一间蒸汽厂房加上一台蒸汽机,就需要一千五百两白银,还不算其他的一些设施。

  聚拢在纺织协会这杆大旗下的将种子弟很多,但大多都是打着补丁的穷苦人家。

  都想着先用水力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过渡,然后打造蒸汽工厂,采买三百锭的半金属纺纱机。

  这就造成了朱氏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的缺口很大,北平机械局一组匠人一个月五台的速度,根本满足不了将种子弟们的需求。

  朱舜听三叔说,排队都快排到十年以后了。

  还要抽出来一部分人手,打造各种机械配件,替换损坏的配件。

  这个排队二十年都不止了。

  0号实验小院中间的蒸汽机,挪到了靠近围墙的地方,中间换成了匠作台。

  朱舜坐在旁边的官帽椅上,不停的写写划划,思考机械锯床的结构。

  快到中午的时候,门口多了一位仪态大方的少年,穿着一件松江紫花布冬袄,走进了0号实验小院。

  站在门口的铁塔汉子,能够把少年放进来,说明这名少年与朱舜的关系不简单。

  少年走进0号实验小院,恭恭敬敬的行礼道:“恩师,火箭的改进型,已经成功了。”

  朱舜听到火箭的改进型成功了,没有心思在这里继续写写划划了,放下了手里的炭笔:“走,去看看。”

  赵斗米的实验小院是4号实验小院。

  实验小院占地很大,比院子内全是稻田的1号实验小院,还要大上很多。

  占地很大,里面的建筑物却很少。

  只有几间精舍。

  剩下的地方全是空旷的土地。

  土地上坑坑洼洼,有着很多大坑。

  朱舜走进4号实验小院,王徵和几名弟子都在这里。

  空旷的土地上,摆放着一个火箭发射架,火箭发射架上的火箭,完全不一样了。

  刚开始制造的火箭,外壳是用多层硬纸。

  这只新式火箭的外壳,却是一层锃亮的黑色铁皮。

  造型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火箭的头部还是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