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砥柱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17年),到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都曾对三门、砥柱一带进行了凿石施工。

  但是除了因施工造成石块掉入河中,使水流更加湍急之外,对于河道改善不大;最终只促成了因为这一段水陆转运的需要,而以此为生计和事业,大量滋生和繁盛一时的市镇和村邑。

  直到在梁公秉政期间,正巧有一年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枯水期/大旱;当时有人建言,当以天子亲自前往河西县的河渎祠,祭祀黄河神主“灵威公”,以为汇聚天下臣民之心,而感应天时以求变化。

  然而提出建议的这个人,就被高升/贬斥去南平大都督府;负责教导赤水河沿岸莽莽丛林中的那些土族蛮夷了。而梁公则是宣布了一个大计划,就是籍此汇集大河沿岸受灾百姓,以兴修水利为赈。

  而其中一个被称为惊天动地的重要项目,就是乘着大旱水浅的短暂窗口期,针对三门峡内横阻的中流砥柱,所进行的开辟和清理工程。因此花费了极大的代价,前仆后继损失了数百人才取得成效。

  最终,首当其冲的大砥柱石,被冒险乘船攀附上去的匠人,围绕靠近河底的根部,凿开了一连串的孔穴;然后再埋入特制的药粉灼烧,解体崩倒在河中;再用舟船拖曳大块,不复为礁岩之患了。

  而作为人鬼神三门的,则是先让人攀爬至顶部平坦处,再就地凿穴树立支架。然后通过岸边的悬空索吊,不断将人员和器材送过去;然后在凿穴填药炸石和人工清理之下,一点点将其铲地消平。

  因此,在大河两岸多处齐头并进之下,虽然不免伤亡和意外频发,但是工程进度还是颇为顺利。很快将靠近南北两岸的人门、鬼门,消除到了接近水线之下;而位于中间的神门,也被拦腰截断。

  但就在眼见功成圆满之际,却在不合时宜的夏雷震震当中,迎来了豪雨如注的汛期;因此,这项惊天之功的最后一步,还是因此留下了永世遗憾。因为此后历代朝廷,再没见过如此低的枯水期了。

  但不管怎么样,横亘在黄河中上游,通往关中之地的险阻,还是因此被解决了大部分。在失去了大砥柱和人、鬼两门的行船威胁之后,黄河水流因此变得宽缓了许多,四季大部分时候都可以通行。

  但也因为仅剩半截的神门(巨石)存在,让行经至此的黄河水道,依旧有些相对狭窄。因此在当下水位较低的季节,为了行船的安全计在上行的南航道上,只允许一艘五百料以上的大船缓慢通过。

  而不久之前,还有一条上行的舟船,因为岸边畜马牵引的绳索突然断裂,而导致失去平衡冲撞搁浅在岸边。因此,再被清理和拖曳出来之前,其他已经抵达的船只就能在附近靠岸落锚耐心等待了。

  尽管如此,在驳船落锚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