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五章 泉宫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以奇计大破西山群蛮。

  后来因为时任中书令的李勣亡故,才不得不从任地召还袭爵英国公;因此,当任了清贵的太仆寺少卿之后,就一直在京闲散至今。再加上勋臣子弟的背景,对于太子李弘具有天然的亲近倾向。

  因此,太子李弘只是稍加笼络,就让他一拍即合,主动请求成为东宫的潜在外援;并且由此在京西田猎的活动中,引荐了好些个,志趣、意气相投的玩伴、友人;投入东宫麾下为侍臣、亲从。

  当然其中绝大多数人,在历史上都未尝闻名;只能算是某种“千金马骨”的示范效应。唯有一位宗室出身的梁郡公李孝逸,多少引起江畋注意;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淮安王李神通第八子。

  在辈分上算是太子李弘的叔祖;而淮安王李神通乃是大唐宗室中的第一名将,追随高祖太原起兵逐鹿,又作为太宗的副手平定河北;乃是太宗的铁杆支持者。因此身后九个儿子七个加封郡王。

  唯有晚年所生的李孝逸,因为母族地位低下而受封梁郡公。不过作为庶支幼弟的李孝逸,据说自小生性好学,聪明好学,善作文章。因此,在前些年被荫补为千牛中郎,又改受门下省给事郎。

  而他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功绩,就是作为武则天提拔的宗室大将,平定了扬州起兵的徐敬业之乱;以战功卓著升任镇军大将军,封吴国公。最终也因宗室身份受到猜忌,被武承嗣诬告含愤而死。

  因此,这两个人居然能够因为太子李弘之故,在这场京西田猎中凑在一起,简直就是命运最大的捉弄和意外率。不过相对自带干粮亲附的李敬业而言;在李孝逸的背后,似乎还有高宗的影子。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