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商海三巨_奄遗在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右眼边有肉瘤的倭人?这该从何处去找呢?

  秦邦让人印制了三百份画像,拿了二百份去奄美岛,一百份留给自己的兄弟们。

  近期,闽浙粤沿海,由于肃海行动,大大小小的海匪灭的差不多了,倭人也难以搞到意外之财,来的人并不多,只能做起些正经生意。

  倭人来大明对接的生意有几班人,一是汪锃,二是宁波十四行,这些都是明面上的生意,还有一股力量是地下的,宁波芝麻官马雨背后的庞大商业帝国,此人虽然其貌不扬,也没有官场地位,却能平衡西洋人、东瀛人、国内商人以及大明官僚的一些利益,如今他创办的放贷行,就是替背后的这些人管理资金。民间人有云:凡是在浙闽粤南直隶,能够赚钱的生意,都有马雨的影子在里面。

  他的生意几乎都是空手套白狼的,运作方式和十四行不同,十四行是先给钱再收货,货到了,自己卖,卖不完了,自己承担风险。而马雨一班人创办的“大道商行”,拿货是从来不给钱的,说白了就是寄卖商行,卖完了,他要拿走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若是卖不完,退回给卖家,退回去的运输费用也是卖家承担。

  秦邦虽然商业头脑也不差,但目前的大明朝的商业三巨头,他算是最弱的,汪锃主要做海外贸易,也没有投资,主要是收购货的成本。海外这一块,汪锃的生意是要强于马雨的,但汪锃的生意规模不大,风险不小,最大的风险,就是朝廷从未允许过商人做海外贸易。

  自从秦邦和汪锃主动提出了税制改革,得到嘉靖皇帝的肯定之后,汪锃在给朝廷交税这一块,已经是越来越正规了,所以汪锃只要不堕落成海盗,朝廷姑且就听之任之了。

  但马雨的商业规模有多大,是根本没有办法统计的,里面有些商业资金,来源于贪官污吏的钱,必须要洗一遍回来,所以马雨手上永远不缺钱,但是马雨的性格是,即使再不缺钱,他也不做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由于马雨的兄弟们垄断了一些菜市场的生意,导致了老百姓没有生计,只能给他们家去做仆人。

  给这些人家做仆人,当长工,当短工可都是不容易的。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活,根本就不需要搞鬼鬼祟祟的“半夜鸡叫!”,他们就直接明说了,不奋斗的人不配在我这里当差。

  以往给有钱人家当管家或仆人之后,东家往往要管一辈子的,有些伙计的嫁娶,东家也是要负责的。但后来马雨搞了个商业学校,叫大明湖畔,专门培训有钱人的,他倡导并推广“短工经济”,意思是所有人都应该是自己的老板,无论管家、仆人、长工,实际上都应该是短工,没有谁能为谁服务一辈子,一个人到了三十五岁,我们这些商行都不应该再留下他,应该让他去社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