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去普陀山_奄遗在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邦已经和汪锃出发去往奄美岛,出发的比较急,方菱华都未来得及给他准备行李,想想到了奄美岛之后,有少归燕照顾他,便也就放心了。

  方菱华和卢巧儿收拾了一下,要去普陀山了。

  方菱华和秦邦说,去普陀山是为了还上次去九华山的愿,按照民间的习俗,若是拜佛祈福,要连去三年,在佛教中“三”这个数字代表着圆满,连续三年求佛祈福是为了达成心愿的圆满。有得道高僧曾经说过,拜佛要累计拜三年,已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但三次可以分开去,并没有说一定要连续去三年这样的说法。

  民间说法则是要连续三年,而高僧则说,不需要连续三年,累计三年即可!看来高僧就是高僧,比较能够谅解普通的老百姓,若是穷苦人家,哪有精力连续三年去呢!他们步行一趟去普陀山或九华山,往往要一个月,甚至数月的时间。

  去普陀山还得是什么愿呢?方菱华并没有和秦邦明说,其实不仅仅是还上次的愿,还要再次祈求新的愿,求菩萨能让她和卢巧儿、少归燕赶快怀上孩子!

  少归燕肚子没动静,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卢巧儿和相公在一起的时间就很长了,怎么现在也还没有动静呢?

  尤其是自己,相公一回来,她必定会夜夜收粮食,而且都是颗粒归仓,人家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而她已经是春种万颗粟,指望收秋收一粒子就行了,不曾想,还没收到。真的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方菱华和卢巧儿是坐船去普陀山的,出发的时候,她还去城里让算卦的老先生看了看日子,老先生吐了口唾沫在手上,翻了翻一本发黄的,支离破碎的老书,仔细地对应着,然后说:“明天是个好日子,宜远行,宜求佛,愿望可得偿!”

  “可是我明日出发,明日不一定能到达求佛之地!”

  “从你出发那日起,佛已知道你的心意,那日便是拜佛之始,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不必于纠结哪天到达,佛度众生,哪能挑日子呢?若是佛也挑日子才干活,岂不是懒佛?这种懒佛不拜也罢!”

  这老头说话多有不尊重佛的意思,方菱华倒不敢和他多说,赶紧付了银两就走了!但老头说的话,也算是宽慰了方菱华的心,也就是你的念想到了,处处都是佛,见山是佛,见水是佛,见一花一草皆是佛!

  可是方菱华并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佛前参不透,众生皆沦为苍狗,若是让自己参悟,这辈子估计也悟不出来个结果。只能亲自去佛前,告知她心中的一个愿望,但行好事,不问结果了罢。

  佛说,人这辈子遇见谁,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定有亏欠。也不知道是我欠秦邦的,还是秦邦欠我的?

  出发的日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