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_西游:我的唐僧不取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从人族刚刚结束茹毛饮血的状态,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开始建立部落并形成社会的那一刻起。

  战争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入族的历史,与其说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还不如说是一部战争的发展,这一点想来没什么人会否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战争才是推动入族向前发展的动力。

  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人不会喜欢。

  但它的确就是事实。

  夏族的历史当中,从来都不乏战争,这些战争有大有小,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这个外部的敌人,通常来自北方。

  从本质上来讲,这其实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两种不同文明形式的碰撞,想要避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战争的结果,一般由双方的实力和国力决定。

  夏族强盛的时候,兵锋可直指极北,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得屁股尿流,甚至是亡国灭种。

  夏族孱弱的时候,则情况刚好与之相反。

  万幸的是,夏族的生存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所以即使国朝被打崩,种族还是能够延续,且终有一日会再度恢复强盛。

  有战争,自然也会有和平。

  通常来说,当夏族和北方的实力大致相当的时候,双方之间倒是能够比较太平地相处一段时间。

  尽管私底下各种小冲突从来都没有断过。

  但就总体而言,双方还能保持克制。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延续这种状态,南北双方的统治者都是想了不少的办法,大体上无非就是和亲和纳贡。

  至于说哪一方主动提出和亲,哪一方需要向对方纳贡,这就要看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了。

  但不管怎么说,和亲和纳贡这种行为,对于处于弱势的一方而言,都是带有一定屈辱性质的。

  这一点任谁都无法否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立国之本的我大明,才会受到无数人的推崇。

  说起来,大唐皇朝在夏族的历史上,算是一个相当强盛的时代,有“盛世大唐,万国来朝”的说法。

  只不过,相较于我大明,大唐皇朝好像总少了点什么东西,这并不是说大明比大唐强,但它同样是一个事实。

  长长的官道上,车厢中的刘洪在听完了程处立介绍的情况之后,心中多少有那么一些无语。

  突厥人主动打了过来,领头的是吉利可汗,这些并没有让他感觉太多意外,但是这理由......

  好吧,人类发动战争的理由,每每总是千奇百怪的,任何奇葩的借口都有可能会出现。

  对此人类自己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是,以“求亲遭拒”为由头,就发动举国之力,对一个无论是实力还是国力,都强过己方数倍的国家发动进攻。

  这还是让刘洪有些难以接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