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章 过犹不及 旧事追罚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今只走阳谋大道,我们也要走阳谋大道!否则天下失道,吾等乃是大明滔天的罪人!”

  “十恶不赦的大罪人!”

  “李宾言,你清醒些!”

  “是奸商害死了他们,我们已经把他们悉数抓捕归案,送于京师,陛下绝对不会饶恕他们!”

  “我们若是栽赃坐罪,和这些奸人有何区别!”

  李宾言深吸了口气,许久未曾说话。

  良久之后,李宾言才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袁指挥,我们日后还是不要这样做了。”

  “啊?哦。”袁彬点头。

  虽然不明白李宾言为何要这么说,但是袁彬也觉得事情出现了偏差,这么做的确不太好。

  贝琳一共有三个任务,教谕,不教而诛是为虐,理所应当。

  拱火,这个拱火主要就是摇旗助威,以壮声势罢了。

  但是夸赞和带头冲衙,的确不太应该做,陛下就不会这么做。

  陛下只会教谕,拱火。

  李宾言对着李贤严肃的说道:“但是这次,颜裴给钱让游堕之民钱财围困府衙,却是不争的事实,解祯期、孔诚毅是幕后的主谋,这是不可能放的。”

  “即便是没有冲撞府衙,殴打朝廷命官,围困府衙,也够治他们的罪名了,罪恶必须得到审判!”

  “若有罪责,我一力承担。”

  李贤连连摆手说道:“不是,我不是怕担责任…我只是…”

  李贤一时间有点语塞,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想法。

  李宾言笑着说道:“我知道,大道之行。”

  “其实,是我着相了,我痛恨他们害死了大明军卒,但是的确,冤有头,债有主啊。”

  袁彬歪着头对着徐承宗低声问道:“这吵了半天,最后不是一样吗?最后还不是抓着不放,送去京师查补?”

  徐承宗认真的想了想说道:“性质不太一样吧。”

  “李贤这个挨打的事主,都没有追究了,还有冲击府衙,这一下子少了两份罪名。”

  袁彬点了点头,应该如此。

  “那李贤这顿打,岂不是白挨了吗?”袁彬忽然意识到一个事实,开口问道。

  徐承宗一愣,的确如此,笑着说道:“那谁让他倒霉呢?”

  李宾言拿着手中的那本万言书,这是呈送御前的万言书。

  大明在之前,有没有万言书呈送陛下面前?

  洪武二十二年,解缙中了进士,授其中书庶吉士。

  高皇帝对解缙甚见爱重,在光禄寺大庖西室吃饭的时候,对解缙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

  解缙上《大庖西封事》事,万言奏于御前,高皇帝大喜过望。

  高皇帝在洪武初中时,以刚猛治国,给大明留下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遗留问题就是困扰晚年高皇帝的最大心病。

  在《大庖西封事》万言书中,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比如抽分减税,从一成降至六分,就是基于此。

  解缙是一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