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会议——论海权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现在的庞然大物。

  “陛下敕谕。”李宾言正襟危坐的说道。

  在场的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等待着李宾言宣读圣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海洋问题,绝对不是一个区域的财经事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了国家安全和富强的国策问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得海洋者,安天下得富强也。”

  李宾言抛砖引玉,谈到了两個大方向,第一个是国家安全,第二个是国家富强。

  国富则民强,民强则国富,这是一种相互存进的关系,海洋对大明至关重要。

  徐承宗拿出了自己的题本,对于第一个议题海权问题,他早就准备好了自己的想法。

  徐承宗并没有李宾言那么多的圣眷,请不到郑和的原本奏疏作为引经据典的依据,他只是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无论从戎事、政务、财经事务等多个角度去看,我认为,海洋本身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惹人注目的是可以充分的利用海商航线。”

  “因为天气、沧溟流、季风、礁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海看似广阔,但只能选择其中的部分作为航线,我将之称之为海路。”

  “我认为谁掌控了海路,谁就掌控了海洋。”

  徐承宗的发言引起了众人的议论纷纷,魏国公徐承宗是兄终弟及袭爵至今,做事本就放荡,烟雨楼建在大功坊,建了五层甚至连皇宫都能尽收眼底,虽然现在拆了,但是做过就是做过。

  在南衙叛乱时候,徐承宗极为糟糕的表现,让人颇为失望,先是逃跑到了凤阳,然后看着自己的宠妾被车裂于城下。

  这么一个人,身居国公高位,其实来到松江府参加海洋会议几乎所有人的人,都不是很在意这个魏国公。

  但徐承宗的发言,并不是不学无术,即便是有人代笔,也不是虚应其事,准备极其充分。

  徐承宗看着众人的讨论,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他心里,必须要让陛下知道他有用,才会让他继续如此的尊贵下去。

  徐家一门,毕竟有两座国公府。

  徐承宗继续开口说道:“景泰二年,宁阳侯陈懋在漳州设船厂,造遮洋船四百余艘,景泰三年起,每年起运白粮,也就是占城米,曰一百八十万石,其中正赋约一百一十万石,其余折银币三十万回福建。”

  “正统十三年,福建民乱狂风骤雨,席卷五省十七府百万百姓,景泰七年,福建安泰,百姓安居乐业,漳州市舶司纳税仅次于松江府市舶司,仅官办造船厂就有七处,而民办在册造船厂就有二十余处。”

  “福建纳赋征课,几乎与凤阳诸府持平,仅次于浙江、江苏,官收官解,押解运送的损耗,海路靡费不过陆路的三十分之一。”

  “这是一份景泰六年,松江府市舶司的商货往来明细,从松江府至忽鲁谟斯,只需要一年可以就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