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五章 天下第三强军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年间那般求助大明,如果黎思诚对大明许下更丰厚的条件,来换取大明的册封。

  大明真的派天兵来战,该怎么办?

  要知道,黎宜民还能坐在月台之上,是因为他向大明发去了请求册封的国书,大明仍未回应,大家都在等大明的态度。

  “看我作甚!”黎思诚大怒,一甩袖子说道:“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当真我会因为蜗角纷争,唯利是图的暗中勾结大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黎越僭朝,国号大越,对外称安南,国中只有汉文汉字,对大明称臣纳贡。

  但是黎朝僭越为皇帝,带十二旒冕,可谓是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黎思诚之所以获得支持,就是他坚定的反对和大明媾和,力图成为麓川霸主,威压麓川诸国朝贡,成为小大明。

  “就是看你一眼,那么大的反应做什么?”柳溥满不在乎的说道。

  柳溥的目的就是四处拱火,他才懒得管自己做事的后果,大不了也就是烂命一条。

  若为国事死,陛下不给他在英烈祠上名刻字,也会给他家卷大明人的身份,无论怎么算,都是大赚特赚。

  “凡有国家,必有武备。常于农隙之时,且停不急之务。圣上,臣以为还是的建立京营,请敕旨建立升龙军!”柳溥大声的说道。

  这就是柳溥为什么说黎朝是东施效颦,全面彷照大明制度,但是缺少了京营这一块极其重要的压舱石。

  大明太祖高皇帝不建京营,是因为天下的军队都是忠于高皇帝的军队。

  而到了太宗文皇帝,大明就建立了隶属于皇帝的班直军,京师三大营。

  可是黎朝自始至终,都没有京营。

  没有京营,就没有压舱石,所以黎朝这条船,总是从顶上漏水,搞个宫变,跟闹着玩一样。

  黎宜民闻言,目露喜色说道:“太尉所言有理,可是说得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众所周知,办事是需要花钱的。

  钱从哪里来?

  黎朝的户部在十五府建立了直属于朝廷的条条,户部清吏司。

  而各地的户部清吏司又直接受制于地方的框框,也就是三司使。

  黎朝的税赋因为阮氏、莫氏、郑氏占据多数良田,很难收上来,连年闹灾荒。

  黎宜民没钱。

  “要不让臣来?”柳溥试探性的问道。

  练兵是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基础的,比如眼下大明皇帝练兵,就将自己的御书房移到了讲武堂去。

  否则练着练着,就是黄袍加身情景复现,朱祁玉被威逼退位了。

  黎宜民犹豫了片刻说道:“诸位爱卿,孤以为,还是各家拿粮纳饷,为我大越纾困才是。”

  黎宜民还是要掌控平衡之道。

  此时朝中有组建京营能力的唯有柳溥,其他人都没那个才能,但也要让军士们知道吃的谁家的粮,领的是谁家的饷。

  丁烈,黎朝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