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四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_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最高兴的就要属武珝了。

  在被问及原因时,武珝很理所当然的答道:“你们两个终于要完婚了。”

  “我当然是要非常的高兴了。”

  “过了年节之后,武珝就十四了,必须要成亲嫁人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求,只要能快点过门就好了……”

  中午,他们吃的又是火锅。

  在听到了众人昨日吃火锅后的赞叹后,最喜欢美食的她也是跃跃欲试。

  同时埋怨李秋有这么好的菜式居然把自己给错过去了。

  而当中午武珝终于吃到了这老汤火锅和薄如蝉翼的羊肉卷后,再一次美的大眼睛眯成了缝。

  连连赞叹着好吃。

  另一边,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王珪等人将春联再次悬挂于府门口后,再一次掀起了长安城内,百姓们争相围观、点评的热潮。

  如今,他们就走街串巷,专门到这些朝臣官员家门口去观瞧春联。

  热闹无比。

  不过他们不知道谁家门口挂了,谁家门口没挂。

  所以就奔着官越大,传说中的学识越深的人家门前去。

  比如到了长孙大人家门口,呦,有春联,快来围观,品评一番。

  下一个又到了宰相王珪家门口,呦,有春联,快来诵读,学习学习。

  而到了宰相封德彝的府门前呢,呸,居然是空的?

  这封德彝,还三朝元老,当朝宰相呢,居然连春联都不会写,还敢称什么大有学问?

  同长孙无忌一样,什么中书侍郎,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等的朝中大员,但凡门前没有春联的。

  都要被百姓们喷一顿,品评一番没文化。

  有的家里府门前的侍卫,很凶的赶人,禁止围观。

  可是却被喷的更惨了。

  说什么太常卿、门下侍郎没文化,做不出来春联还不让百姓说,既丢人又丢品。

  差点把他们给气吐血。

  这春联呢,他们还不甚了解,不敢乱作,免得贻笑大方,污了一世清明。

  可是他们同李秋的关系太差了,又非常不愿去找李秋求春联。

  于是乎,封德彝做为众人的代表,也去找到了皇上。

  说眼下的这种情况,能不能让李秋帮众人写一下上联。

  也算是增加了长安城中春节的热闹气氛,学识氛围。

  这绝对会被史官记载到唐书之中的,也绝对会成为后世的一桩美谈。

  这李世民啊,这辈子最在乎的,就是历史上的名声和口碑。

  所以听封德彝这么一说,他也就把李秋给找来。

  让鸿胪寺的官员们好生陪着,去帮朝中的这些自愿报名的文臣们,自认有学识之人写一副上联。

  于是乎,李秋也就特意带着武珝,两个人一起坐着鸿胪寺安排的豪华马车依次的为众朝臣家写春联。

  这因为是经过了陛下的旨意,所以对于这题春联的每一步流程,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要求和规范。

  比如,在李秋抵达之前,他们就必须把桃木板和笔墨纸砚准备好。

  当武珝将上联写到纸上后,立即有鸿胪寺的专人题书到桃木板上,并且当时就悬挂于府门前。

  至于下联,这户官员是什么时候写好,写的怎样,他们就不管了。

  但是这上联,在没有朝廷的旨意钱,你是无论如何都不许再动的。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让不知道多少士族朝臣抓耳挠腮,欲哭无泪。

  暗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