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拿出压箱底的投资进去_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因为中华民军的真正大杀器研制出来了,那就是火箭。

  不是箭杆上绑个火药筒的火箭,而是里头掏空,装满了火药的前头有爆炸部的类似于后世的火箭。

  这是杨子正一早就让铸造厂研究的,他早早的提供了思路,这东西其实不难,意思是做出来不难,但做好不容易。

  因此,此时的冲天烟花技术成熟得很,让火箭冲出数千米远不是难事。

  关键是准度与爆炸威力如何的问题,像神机战车,那是对付500米以内,改良后最远800米以内的目标,且可以形成箭雨,对付大规模会战是绝对的攻杀利器。

  而真正的火箭则是对付千米以外的目标的,现在能飞到2000米依然有杀伤力。

  这是替代火炮的最佳方案,造一枚火箭的成本,跟造一个大炮的成本哪个高?而且大炮的机动性非常差。

  满清的红衣大炮射程也就一千米,在射程上来说火箭是优于火炮的,只是狂杀伤力上来讲用火箭攻城墙跟用大炮攻城墙那是两码事。

  除非火箭技术与钢铁技术还有火药技术再上一个台阶,要不然免谈。

  只不过是对于目前的中华邮行来说,战术上的作用只需要打得远,比如在海上,我能打到敌舰,敌舰打不到我,这就是优势。在平原上,在山地,火箭都可以发挥作用,不会因为你什么地形而限制它的远程打击。

  比起现在中华邮行耗费巨量的铜铁去打造火炮要有效果得多。

  “我们有能打下飞上数百米高的热气球的武器?”陈维崧惊讶的问道。

  “对,我把它命名为‘中华一号’火箭弹,轻松可打数百米高的热气球。”杨子正笑道。

  铸造局的副局长可是个科学迷,他曾不止一次的去听杨子正课,还经常私下去请教杨子正。

  所以,杨子正告诉了他一个秘密配方:颗粒状的完美比例黑火药。虽然这在西方已经普遍,但是此时的西方黑火药的配方还是与最终配主相比还是有稍微的差距的。

  正是因为有了颗粒状的黑火药,才能做到了让‘中华一号’能飞两千米远,可惜火药威力还是太小,带不动钢体火箭。

  数十天后,郑柞果然见到了能飞数百米高的热气球,且上面的人可朝地上提定区域发射箭矢,如果再点了火,更完美。

  于是,郑柞在付出了五千亩的土地代价后,他得到了五十个热气球,也就相当于一百亩地一个热气球的代价。

  这真是一笔双赢的买卖啊。

  “大都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吞并了隆平王武氏,武氏不过数十万军民而已。”茅破虏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议。

  “茅都督,其实我们现在在安南的人数已过百万,但如果去安南各地看一看,我们中华邮行的人数不过数十万。为何?因为我们隐藏起来,很多都是偏远的大山深处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