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 武昌复,楚王白死!_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州县的地方官员,同时,还分别颁给敕印并赏赐一定数量的白银。这样,又一个新兴的农民政权在江汉平原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鼎足而立了。

  当此之时,身处襄阳的李自成得知张献忠捷足先登,先攻占武昌的消息,直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即把手里端着的茶碗,一气之下扔到地上,然后又拍着案几大骂道:“张匹夫啊张匹夫,你果然比老子抢先了。”

  坐在一旁的牛金星一边漫不经心地喝着茶,一边平心静气地道:“元帅息怒,张献忠那厮莫啥了不起,武昌来日夺回即可,千万别因此伤了身子!”他的话讲得柔声细语,俨然一副言真意切的样子。

  “哼,不雪此恨,老子誓不为人!”李自成气呼呼地腾地一下从那把老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他绕着大厅转了一圈,总觉得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随即对站在门口的张鼐道:“传李过、李友二将军火速到帅府听令。”

  不到一锅烟的功夫,李过、李友二将军一前一后相继来到。二人还没来得及坐下,李自成立刻命令道:“李过、李友二将军听令,着即各率精兵2万,前往奔取武昌,星夜开拔。”

  李过、李友当即领命而去。

  紧接着,李自成又立即命令李守信、马世耀各率水师战舰300只,顺流而下,和李过、李友会师武昌。

  于是,各水路大军即紧急行动起来,立即准备开拔。

  但是,就在大军准备拔营起程的时候,宋献策却紧急求见李自成,他一来到帅府大殿,就急忙上前问道:“元帅可是要夺取武昌?”

  “老子非得要打败张匹夫!”李自成仍是气呼呼的。

  宋献策一听,赶紧直谏道:“不可,不可。元帅,先莫激动,且听我言。目下,我军初定荆襄、承天,朝廷因为寝陵失陷,严旨切责各路统兵的文武限期恢复。今若进兵武昌,与那张献忠兵连祸结,一旦官军趁势来攻,则荆襄必难保耶,荆襄不保,大事去矣,夺取武昌不亦无望?元帅不必多虑,那张献忠的兵马本来不如我军精锐强大,指日官军芸集武昌一线,他必定斗打不过,定会弃城而去,到时,我军则趁其不备,再相机袭取,方为万全。为今之计……”

  宋献策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为今之计,可先重重地赏些礼物,遣使往贺,并劝其发兵攻取长沙,以为我犄角,如此,则既可分官军之势,又可足以懈彼军心,若何?”

  李自成听了宋献策的紧急谏言,似乎茅塞顿开,整个心胸豁然开朗,他不禁在心里自问道:我咋就没想到呢?他看了一眼似乎正坐在那里神养目闭的牛金星,突然想起,自己派出的水陆大军兴许已经开拔,赶紧对站在一旁的张鼐道:“传令,暂缓出兵攻取武昌。”

  第二天,李自成收回了攻占武昌的命令。

  张献忠遂以武昌为京城,改武昌府为天授府,江夏县为上江县。张献忠住进楚王府,铸“西王之宝”玺,称大西王。中央设六部、五府;京城设五城兵马司,分授部下尚书、都督、巡抚等职官,给予印信。

  而左良玉在收到朝廷的又一批剿匪粮饷后,便自安庆准备引兵北上,在大冶等连败张献忠军,西王委任的官吏多被擒杀。形势恶化,张献忠遂放弃武昌,于七月率部转向岳州。

  八月,左良玉收复武昌。

  杨子正看着北方的战报,冷笑一声,丢在桌上。反正,他已经去信警告过张献忠及左良玉了,不要让兵事祸乱到长沙以南,特别是宝庆衡州一带来。

  要不然,他会让谁都不好受。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