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点碎碎念_联盟:全世界都想帮我拿冠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Hi,野菜波比带着西蕨的样子回来惹!

  最近几天在思考前文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免费章节为什么没有留住读者的问题,当然也会有小改动。

  大家放心,不会影响付费章节订阅字数,只多不少奥,不能让你们亏本。

  如今已经到六十万字,MSI赛程也快结束了,算是第一个小高潮吧,期间听了不少建议,意见也罢,总之不吐不快了。

  还是先统一回答问题。

  1.本职工作是做什么的?是不是跟部分电竞选手有联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电竞圈内人,但也没脱离这圈子去。

  身边太多从业的朋友,也认识几个职业选手和教练,做赛事和解说的都有。我本来也是奔着从业去的,不过半途不务正业改行写小说了。

  我大约算「交际圈电竞底蕴深厚」的人?

  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我看哪支战队的比赛,都能找到它的粉丝去交流吐槽玩梗,写到某处觉得有趣,也能立马找到人分享。

  所以我梗蛮多的,基本没有跟不上节奏的时候。

  所以我也是很容易满足的,成绩不好也不会切书的。

  比如文中原创角色薛默和Kaixa,就是我两位朋友,前者是一位RNG资深粉丝,后者曾是某俱乐部青训教练,不展开说了。

  2.作者到底是不是梁柔

  emmmm......我发现最近讨论这个的越来越多了,好神奇。

  就,回答“Yes”,显得我在意淫。

  回答“No”,你们又能Get到奇妙的代入感。

  这不就尴尬了吗。

  罢了,也不展开说了。

  最近MSI的节奏比较多,书里剧情恰好又是2017年MSI,其实也导致最近码字码得慢了,生怕被误以为是KRDog给冲了。

  我这边脑子里感悟是22ms,写出来给你们看就是35ms了,延迟有点高,你们见谅。

  跟大家分享一段经历吧。

  2017年,我高三那年,也是我关注电竞最集中的一年。不务正业但也考上大学了,怪丢人的,不展开说了。

  总之,当年看比赛的强度不亚于现在码字+复盘比赛。

  那年我花了很多地图,就是书里写的总结视野眼位的宏图。

  写了很多速记版团战结束词。

  30秒团战,静音看两遍,然后默写出整场团战每个人在干什么。

  然后关上视频,分析接下来的战术布局。

  别问,具体目的也不展开说了。

  总之有一段时间,背技能/装备/英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上大学后就消沉了,在身上挂了很多会引起嘲笑的debuff,这些基本功就全然浑忘了。

  从画面转化成文字的降维过程,我原本做过,但现在似乎要从头来过。

  怎么说呢,这本书对我挺重要的,权当我累了说昏话了,好几个人问我切不切了,不切,不切,不切。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