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四章 卖断货_东京旧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音评人刚好相反,大多数年轻粉丝反而更喜欢专辑的主打《直到世界尽头》。

  也不是说不喜欢《荣光之桥》,只是相对而言。还是当下的流行摇滚更能得到大众的喜欢。

  而且《直到世界尽头》中那让人血脉偾张的激昂旋律,才是年轻人该听的歌啊。

  这张专辑一经发售,作为主打的《直到世界尽头》就风靡大街小巷。

  电台里,卡拉OK中点播的频次居高不下。有电视台采访路人对这首歌的看法,很多人都表示,“秋山桑唱摇滚的样子真的太酷了。”

  秋山一树从出道至今,歌曲风格以J-POP流行为主,很少有偏硬核摇滚的曲风。

  除了当初的那首《CANDY》,就是现在的这首主打,算的上是Shock感比较强的摇滚。

  物以稀为贵,加上秋山一树平时温润的形象。突然唱起摇滚来,反差冲击相当大。

  而且效果非常不错,至少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都吃这一套。

  加上热血励志,收获了普通听众的大量好评。

  从这里也能看出,大众喜欢的流行乐和音评家口中的音乐性,其实是有些背道而驰的。

  这并不是贬低大众音乐,而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大众平均的音乐素养基础上的。

  那么,一般情况下,增加曝光度、冲击性以及制作朗朗上口的旋律就是流行音乐制作的基本逻辑。

  这就不难理解,与J-POP的崛起相伴的,是tieup手法的普及和卡拉OK浪潮的兴起了。

  TIE-UP和卡拉OK的半强制灌输增加了曝光度,在曝光率上升的基础上。

  唱片公司就必须要制作出能够听一次就记住的旋律和具有记忆点的编曲。

  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有可传播性,也最容易被大众接受。

  不过得益于富泽一诚这样的音评人在音乐期刊杂志中,对《荣光之桥》的推崇。

  这首歌也得到了大众的关注,曝光也自然大大增加。

  而听了这首歌之后,歌迷们难得没有去反驳音评人对这首歌的评价。

  确实是一首词曲皆佳的好歌,而且也是秋山一树擅长的J-POP领域。

  是一首很正面的应援歌,听着他娓娓道来的歌声,听众很容易就被带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于是这首歌也成为了他首专中第二受欢迎的歌曲,尤其是受到正在考试的学生们的钟爱。

  是自ZARD的双A面单曲后,又一颇受欢迎的应援歌曲。

  而秋山一树首专的首周初动销量也统计出来了,整整五十万。

  为什么是整整五十万,因为没货了。Being当初给这张专辑订的首批出货量就是五十万整。

  因为这是秋山一树的第一张专辑,具体销量怎么样,谁也说不好。

  而且也不能按照单曲出货量,去推断首专的出货量。

  五十万的专辑首批出货量其实已经很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