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_59_雕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初三文嘉仪给所有人发了开工红包,表示短暂的假期结束,剧组正式开工。开工之后方戎也没走,就留在剧组里看拍戏。

  回忆的部分还剩三分之一,演员们对少年阶段的人物心理已经拿捏地很好,文嘉仪似乎相当中意祝夏,她平时在片场惜字如金,竟然称赞过祝夏两次,有一回甚至提了一句下部电影的邀约。

  片场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王莱难以置信地看向文嘉仪。

  许多导演在电影方面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癖好,比如诺兰的男主要死老婆、昆汀恋足、吴宇森避不开放鸽子、徐克喜欢拍百合……文嘉仪则不喜欢和同一个演员合作两次,迄今为止只有王莱是特例。文嘉仪邀请一个演员再次拍摄自己的电影,就是她最高的褒奖。

  祝夏本来就不经夸,这下更是特别来劲,就差在剧组里横着走。

  “老文,你有点怪啊。”方戎说。

  今天拍一场在祠堂祠祭的戏,虽然是大场面,但过程意外挺顺利,比预想中要早收工。祠堂离大宅不是很远,方戎难得没跟祝夏和傅泽明一起走当电灯泡,而是和文嘉仪同行回住处。

  文嘉仪问:“什么?”

  这几天天气正冷,方戎穿着羽绒服双手插兜,说:“你对祝夏夸过了吧。”

  “有吗?”文嘉仪说,“你觉得他演得不好?”

  方戎没这么觉得,祝夏对少年“周雪生”的处理很到位,和三年前拍《请神》的时比,可以用脱胎换骨形容。但《请神》和《吹玻璃》是不同类型的影片,他方戎和文嘉仪也是不同类型的导演。说句有自知之明的话,在调教演员方面他不如文嘉仪,他们的要求不一样,他追求故事的流畅与爽快,演员能达到八十分他就心满意足;而文嘉仪不,她近乎偏执地追求尽善尽美,就算做不到一百分,她也要让演员无限接近那个数字。

  祝夏的少年“周雪生”是好,但以文嘉仪的标准来说,也只是好而已。

  方戎皱了下眉,他隐隐觉得不安,但又说不清是哪儿不对,只好道:“算了,我提醒你,祝夏这小子可会越夸越飘。”

  文嘉仪笑了笑,用笃定的语气说:“没关系。”

  二月十九号,群罗镇下了场大雪,剧组终于能拍少年时期的雪景戏。电影里设定“沈真”的年纪最大,比“沈越”和“吴小曦”大两岁,比“周雪生”大三岁“,“沈越”和“吴小曦”则同岁,“沈真”在十九岁的寒假带了男朋友回家,她和“吴小曦”第一次闹分手,并且是在“周雪生”的面前。

  这一场是回忆杀中的高潮,主要演员全部在场观看,这段时间一直是这样,不管某个演员有没有戏,文嘉仪都会让演员在场。方戎则不知道图什么,大雪天不在被窝里舒舒服服躺着,也早早地爬起来看拍戏。

  上午不用

  请收藏:https://m.biqu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